次日。
咸阳城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尚学宫巍峨的飞檐之上。
这座由赵凌力主创办的学府,已成为大秦帝国教育与思想交锋的重要地标。
青石铺就的宫前广场上,早已是人流如织。
学子们或身着儒衫,或佩剑而行,或三五成群低声论辩,或独步默诵典籍,一派百家争鸣、思想交融的景象。
虽学费不菲,但尚学宫的师资堪称顶级。
不仅有诸子百家的名士大家亲自授课,更有朝中重臣时而前来讲学。
更重要的是,皇帝赵凌本人也时常亲临巡视。
对于意图跻身仕途或攀附权贵的子弟而言,这里无疑是绝佳的舞台。因此,无论寒门才俊还是权贵之后,皆对此地趋之若鹜。
午时过后,一辆外观朴素的马车缓缓驶至宫门前。
车帘掀起,赵凌与一位身形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先后下车。二人虽未着龙袍帝服,仅是寻常深衣,但气度不凡,立时引来周遭目光。
守卫宫门的侍卫见状,神色一凛,正要行礼,却被赵凌以眼神制止。
今日他与嬴政皆是微服出行,不欲惊动过众。
然而,即便嬴政已易容改貌,那份属**古一帝的威严气度,仍难以完全掩盖。
他步履沉稳,目光如炬,举手投足间,自有睥睨天下的气势流露。
紧随其后的,是三位气息内敛的护卫盖聂、阿青,以及那位灰衣老者。
三位宗师级高手呈三角之势护于左右,虽未显露兵刃,但那无形的气场已足以让任何潜在的危险消弭于无形。
“这便是尚学宫?”嬴政抬眼望去,只见宫门高耸,其后殿宇连绵,学舍井然,朗朗书声随风传来,其间更夹杂着激烈的辩论之音。
他语气中听不出喜怒,唯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是,父皇。”赵凌微微颔首,侧身半步,引路前行,“诸子百家在此皆设有学舍,授业传道,辩论争鸣。儿臣以为,欲破门阀举荐之旧制,必先广开教育之门,使人才有自进之途。”
嬴政未置可否,只是迈步踏上那长长的青石阶梯。
他虽假死退位,将朝政交由赵凌,但大秦的江山,依旧是他心中最深的牵挂。
赵凌所推行的诸多新政,尤其是这尚学宫,他需要亲眼看一看。
学子们往来穿梭,多数人一眼便认出了皇帝赵凌,纷纷垂首躬身,执礼甚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