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不能妄自菲薄。在吃饭领域上能做的项目,坚决地要去做,要敢于争一流,贯穿所有供应链。用自己的十二分精力,建立起阻止别人进入此行业的门槛,第二:就是敬重别的地方一流水平,这种敬重不是跪舔,而是了解“工业合作重要性”,不因为自己愚蠢,而断掉自己工业的发展潜力。
宣冲写了一篇文章,搞工业,一定要懂工业。
东图科普教材中,一定要先介绍现汉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工业优势项目,因为只有孩子们在知晓其他地区的“特色优势”后,才会格外重视“我们的呢?”
至于“无线电产业链”引发的一系列风波,让宣冲开始调整相关产业工程师学习地点。不能再让江南方面影响自己产业布局了。
…工厂黑烟,战场油烟…
2113年,北海区域,瀚北新组建的标准陆战旅成立了,不过这个陆战旅是以“信令迅达”的方针组建的;三个新陆战旅迎来了第一轮交火。交战地点还在大列河流域。
在新成立的第一陆战旅内,宣冲听到远方久违的waaagh!声,没由来地感到亲切。就宛如农夫到田里面抓黄鳝,渔民在水库放水后捡鱼一样。总之貌似是,打一场,灭掉对手后,自己仿佛就是箩筐里面多了一些东西一样。至于到底是多了什么?宣冲:不知道,但是就感觉一定多了些啥。
大列河一线,临时开辟的简易机场中,在北海湖地区,现汉方面放飞的六百架电火花侦察飞机抵达天空,开始左右来回画线条。
这使得这片区域的欧克们,只要是五十人以上的战帮,都暴露在都护府现在天空中战斗飞艇的观察下。
飞艇上的观察员在发现欧克集群后会使用“电火花发报机”在五分钟内完成指令发送,由后方车辆上人员接收后,半个小时内完成总地图情报汇总。
嗯,每一艘飞艇的讯息整合到指挥官能看到的总火力地图上,是需要时间的。
如果想要在作战流程中节省这个汇总步骤。指挥官就得足够专业,直接在大脑内完成战情汇总。不过这么一来差不多也需要半个小时,并且随着指挥官看的数据图越来越多,脑力消耗过大,渐渐就不支了。
所以真正的王道,应当是设计一套“自动化数据验算系统”,对可用兵力以及行军速度等计算步骤,用机械辅助计算,强化信息处理能力。
在上一个世界,宣冲作为古典军团指挥官,觉得指挥卡在了旗令鼓声传递速度上,而现在呢,是卡在了信息处理能力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