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好比斯拉夫地区的巨头们都是卖油卖粮,而卖油和卖粮食的前身则是贵族寡头,其前身本来就是大领主。他们是用权力兑换财富,并非推动财富发展,而莱茵河上巨头,如克虏伯,这前身就不是贵族,而是一个铁匠作坊。属于莱茵经济起步时候的“小细节”,这个铁匠作坊发展成钢铁厂的过程,是推动整个产业复杂化的一部分。
比如说现在宣冲的东图钢铁厂下面的一个分销工厂,预备生产煤气罐。这玩意是未来民生上蜂窝煤的平替。现在年流水只有五千个银元,甚至不如燕晋大型粮商们在黑虬江地区,日常宴请的招待费用。
而未来遇战时,无缝钢管加工稍微改改就是航弹,副油箱,乃至迫击炮。谁说未来没潜力变成克虏伯?
现在注册资金一万银元的小厂随着时代发展,是可以发展壮大的。
更重要的是,东图这边首波商业交流,就引动黑虬江各地外来人口进入,这是京畿地区的交流没有的。京畿内大公司是会赚黑虬江金钱,但是不会要黑虬江人。但东图不一样,双方就连着黑虬江这个大动脉,语言风俗高度一致,小火轮航线打通后,人员来往相当方便。
东图现在不仅仅是吸人,未来转移产业也都很轻松。
在经济上,“神龙戏珠”格局已经形成了。“龙”就是贯穿传统农业人口区域的大河,“珠”就是出海口中的大城市。
龙足够强壮,会给珠带来源源不断的新血;“珠”由于是对外窗口,必然吸纳整个区域的青年劳动力。
而“珠“的效率高,让龙吐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商品交流优势完全转化,形成一个个顶级企业。随着制造业链条扩大,“珠”内大企业将产业转移到龙身上,在和世界上其他“珠”进行产业碰撞的时候,后劲十足。
…宣冲:要发挥好经济上龙头作用…
宣冲看着地图,此时此刻作为“龙珠”的拥有者,其视角已经扩展到千里范围内。宣冲提笔写了一个词:“大辽”。这个区域涵盖极广,几乎有三百万平方公里,以及广阔大洋水域。
宣冲现在重返这段历史,则是突破前世的国界线,重新审视整个亚洲北部的地缘格局。
前世,亚洲一千年来东北政权和中原政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次数,与中原政权与江南政权分分合合的次数其实是差不多的。
中原文明圈不单单是豫地,而是大禹治水时按照黄河划定的九州;江南经济区域不是江浙沪,而是一整个长江串起来的人口范围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