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男子在帐下汇聚军队,再通过军队强力镇压各个氏族的酋长,朝着控制区内安插“水利”“农桑”“税务”等官僚。
解信玄建立的王朝传了五位帝王,大约六十年就灭亡了,其家族的成员几乎被杀光了。解家王朝崩塌了,但雁过留声。
已经完成封建化的龙州各个氏族,已经回不到过去的游牧状态了,战马,农桑,运河,汉制留下的这些东西实实在在的增加了战争潜力,龙洲大概经历了一百多年内部战争,最终完成了会盟。在一百五十年前,形成了新殷联邦,但现在又出现了乱象。
现汉历史学者对此见怪不怪:胡无百年运,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释意:蛮夷有天降猛男的君主强力压制各方维持统治,还不如暂时失去了领袖的诸夏;因为诸夏百姓对“德”有一杆秤。确保权力交接符合道德秩序。而蛮夷骤然兴起,那维持公正信义的东西只在蛮夷君主一人的心里,人死政消。”
一个国家权力体系的“基本道德”纲领相当重要。宣冲认为:现汉显然与自己的时空大不相同,它维系了“古典王朝制国家基本道德纲领”,并发展出一套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律法体系。
周边蛮夷在效法现汉的时候,不过是邯郸学步。“法”没有“道德纲领”支撑,就会被各种灵活的自由量裁。
子弑父、兄弟相残、朋友不忠,这些都是导致核心权力统治不稳定的要素,这些在蛮夷之地经常发生。
龙州内的那些家族们只有维持在互相制约的程度,才会保持兄弟团结,而一旦某一个家族开始大权独揽到了“帝王家族的级别”,相互夺权就时有发生。
宣冲“筑基”后数学视角中对其观点如下:
龙州那边,假若在一个行省大的地盘上,行省内主要的权力分布在十个家族势力手中,那么行省的决策意志软弱如同迦太基。
若是大权在五个家族手中,那么大概率可以保持共同议事最大效率,在有利于群体的决策上保持步调一致。这种罗马军事贵族早期的共合体系,与契丹早期盟会,后金早期的八旗共议类似。
若是话事被两到三个家族决定,这时候集团内部会出现激烈党争,而若是一个家族大权独揽,可以看到刺杀凯撒,以及各种背叛的戏码。至于更大的国家级别模型,宣冲还没有统计全,没法确定。
龙州立国的错误太大。几次形成中央集权,都因为中央集权的家族内部出现问题,而垮台。
宣冲对此历史理解是:龙州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