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历2109年8月15号,也就是放榜两天后,确定自己中举并冷静下来的宣冲整理了一下前因后果,便去拜见了天子。
秀才和举人是两个层次,尽管这个及第仅仅是末等,但是,甲场正科选上来的举人,其功名在仕途中是正儿八经的。而能拿到这个,与后来重新审阅的策论有关,而能够调动策论重审的只有天子。这回,甭管自己先前烙印上多少南边阵营色彩,目前自己算是真正的欠了天子的人情了。
宣冲:用前世概念,男儿膝下有黄金,但你能帮我过考试分数线,咱的膝盖就是你的,义父大人受孩儿一拜。
在内廷中,天子听到刘浩行来了,即刻让黄门宦人招呼入内。
见面后,宣冲和天子并没有直接谈论策论分数变动的事情,仿佛这一切没有发生。
毕竟功名利禄这一块,最能激起不少考众的情绪恶浪。宣冲很清楚“特地加分”会让众多落榜士子心生不忿。所以要“心中有数、按下不表”。
这是很正常的人情世故,但是一些顺风顺水的衙内们就是不懂,比如说就曾有某位男伶看到大家都在讨论如何上岸,于是乎宣布自己特许上岸,试图博取大家认同这类的奇葩事情。
“自小饱受赞美”的人是不懂得照顾他人情绪,更不懂“不能在别人倾注了泪血的地方进行欢乐歌唱”的道理。
宫廷中,宣冲叩拜:若非天子为自己提供名师,以及进学的场地,以自己粗陋的天资,断无今日成绩。
天子自然是微笑,对着一旁皇子说道:”学一日,有一日之得;学百日,有百日之得。“(天子如同得手的钓手,此时甩出的钩子终于把宣冲这条东图鲤鱼给钓上来了)
那位皇储看着宣冲,趁着父亲没注意,对着宣冲做了一个鬼脸。
中举后,拿到的是入仕的许可证,接下来,就是“选择”了。
天子貌似关心地问道:“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宣冲知道自己承受了这么大的恩情,自然是不能一走了之,跑回南方了。那样就太不厚道。但是留在燕都参与可能的南北对抗,不符合自己利益。故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宣冲开口道:“长时间没有见父亲,现在有所成绩,想回家告诉家中长辈。”
天子点了点头,但不置可否,显然是要宣冲给出进一步的答案。
宣冲道:“臣老家苦寒,有大量冻地没法开垦;自小就想着,如果能有重型垦地车(拖拉机),则可以造福家乡父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