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块,就和宣冲时代觉得“工业产能最好是要过剩”的道理一样,人口最好也是保持过剩。
现汉这个位面是是比宣冲后两百年的穿越者调整过的时空线条。
所以现汉很多文教观点,是那个时空映射价值的映射。
该思维中:当文明足够足够强大后,用不着极端维持“超工业”,因为如果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享受到最一流的工业服务,而代价是其中一半的人甚至一半以上的人自私享受现代生活,却忘了对维持文明延续的重大义务。
至于个体对文明任务是什么?秦天依对宣冲准备了悄悄话。
在燕都城学堂中,宣冲翻阅到现汉当前战略时注意到了一个词“全向战争”,其中提到了三种战争,第一:种裔之战,第二:道统之战,第三:军事之战。
种裔之战就是围绕人口的战争,防守需要确保自己势力核心区内的族裔不被灭种,进攻是需要让自己族裔在其他国度能够正常繁衍生息,而不是被化为奴隶被压榨应用。
道统之战就是围绕文化的战争,防守是防止外僧众来传教,而进攻呢,则是主动教化万邦,让他们按照诸夏的观念知晓荣辱。
军事之战就是围绕工业市场的战争,防守是确保自己关乎存亡的军国重器全部自产,确保边界疆土不动摇;进攻则是需要抢夺所有重要产业链,干死敌对工业国的车、船、营造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最后一种是需要工业和军事,前面两种是不用刀兵就能扩张。
以“王霸天下”为目标的现汉如今工业经济规模不到世界总量的三成。可即使工业生产下降到只占据全世界的十分之一,依靠其他两个方面的冲击,也依旧能把其他势力压得死死的。
而在现汉内,“军事之战”恰恰是最下乘。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现汉中“王”“霸”两派的公式是,战胜于朝廷,不战而屈人之兵。各派都认为除了东蜀这个对象,其他都是可以缓和的。
…时代的碰撞…
入学第一天,宣冲进入图书馆,还问身旁同样入学的某个在看国情咨文的京都同学,询问道:“既然现在有条件,为什么没考虑过工业生产占据百分之五十以上份额!”
那个同学震惊看着宣冲:“那民众得多累啊,生产拉满没时间去繁衍子嗣,岂不是绝了种裔?”
宣冲:“但是工业生产扩大,所有人生活变好了啦。”
同学嗤笑地看着宣冲:“你觉得现在向下摊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