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一个个都自我声称“不排除动用武力”,乐观地认为:发展到最后一步时,对方会让步。
宣冲:这些傻x把战争当成一个“小呲花”,并且认为对手弱小,会率先“呲”完。
为什么会这样?殴罗巴的各国是用“对外团结”来掩盖了内部矛盾重重的问题。由于都共同信仰耶十大帝,所以民众被一种“战争只是为了荣誉”的幼稚情绪影响,忽略自己内部可能存在你死我活的利益点。
当惨烈矛盾爆发前,殴罗巴诸民:我们都是共同信仰,对付异教徒们才会无情,我们自己动手,一定会相互遵守绅士精神,打一场文明人的战争。
当矛盾爆发后,殴罗巴诸国眼睛发红地望着对手:“他妈的,你怎么还不投降(哒哒哒,机关枪扫射)!再不投降,我突突了你!绅士?什么绅士?风向正确!全体戴上猪鼻子面具!砸毒气弹!爷让你死!”
宣冲盯着巴尔干和波罗地出海口这两个“海陆交汇,族裔成分”复杂的区域。
解决这两个区域的问题,需要强国有着高度理性,负责地划分地区的权力和义务。
然而殴罗巴没有学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精髓。在一神教的策动下,民众情绪如同半瓶水一样晃荡,“情绪化”的人认不清一系列问题背后的恐怖。
最终会在“我觉得”“你不应该”“那又咋样”中,不理性的相互扭在一起。
现汉百年前对于殴罗巴的一系列交伐,也都发现了这些蛮夷的“好鬼神,轻理义”;遂与之远,让殴罗巴诸势力自己聚集在他们那个小宿舍中,美美地叙述姐妹感情。
…报纸的钱付过后,宣冲开始参与庆典…
现汉取得了战争胜利,东蜀割地赔款。在沿海各个城市街道上,官方举办了庆典。
关于战胜后的庆典,小民们也就是凑个场子,因为在庆典的当日,会有各种米面油糖折扣。
比如说在佐贺,因为比较穷,所以只是会分发五万公斤的大米券了事,最多是孩子们排队领取糖果吃。宣冲看到街道上摇着彩旗的东瀛人完成了“热场工作”后,直奔着一旁的治安部去领券了。
人们的欢快并不是汉家叙事体系,而是因为米面便宜这样的小恩小惠。
宣冲:挺正常,现汉体量太大,不像某些小国以小博大后,最底层都能感觉到显著的战争红利。大国战胜后,很容易出现“这和我xxx工资,有什么关系”的感觉。现汉并没有像自己时空中那样,出现过惨烈的外战失败。(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