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明白阿尔沙克一世问这问题是想知道什么。
这位想知道的并不是单单是大秦怎么派遣官吏治理地方,而是想知道大秦的行政区划如何,又是怎样根据行政区划来派遣官员,如何对地方上的官员进行监管。
这位是想从大秦获得经验,然后来改造他的国家。
对阿尔沙克一世想向大秦学习,借鉴大秦的先进经验,王陵自然是持欢迎态度。
这种国家,越多越好!
王陵回道:“我大秦治理地方上的官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像郡、县这两级的地方主官是由朝廷任命。”
别觉得县令官好像不咋地,感觉像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实则县令的权力可不小,县可认为是后世的市,而县令作为一县最高主官,权力可想而知。
但李念觉得大秦的郡县制要动一动,县还是有些大,当分出更小一些的行政区划,而且,县令作为一县之长,县内事务皆可由县令管辖,不仅让县令的权力太大,也不利于县的发展。
县令毕竟只有一人,又不是人人都是洪武帝那种工作狂魔,怎可能将一县大大小小的事务全处理妥当?
县必须要被分成更小的行政区域!
在李念的计划中,郡便是省,县便是市,其下还要设乡。
虽说大秦这时也有乡,乡的下面还有亭、里,但实际上,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只到了县这一级,甚至县都未必控制得有多好,否则项氏一族也不会在当地大摇大摆,行事无所忌惮。
李念有心想改变这种情况,至少要想办法落实到乡这一级。
只是李念目前没搞,原因很简单,要想完成他的想法,就必须得有足够的官员,而大秦现在的官员不够。
并且,增加了官员,得给这些官员发放俸禄,总不能让人不吃不喝给大秦办事,而发放俸禄又得考虑大秦的财政承受能力。
官员不是想增加便能增加,否则便会变成冗官,危害国家财政,北宋看似富有,可财政却吃紧,三冗之一的冗官功不可没。
“另一部分则非朝廷任命,而是当地自行选取,譬如郡县中的小吏,便多由当地郡县自行任命。”
要是连一个县的小吏都由中央朝廷任命,那中央朝廷每日要处理的事可就太多了。
如果是在信息发达的后世,中央朝廷直接管理地方上的小吏选取,那有可行性,可在交通不便、信息落后的这个时代……
王陵接着道:“郡县便是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