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选才,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暗自皱眉,有人神色欣喜,但没人跳出来阻止王陵讲说。
王陵继续道:“凡能入榜者,将会受陛下接见,陛下还会赐衣设宴,让其等跨马游于咸阳,有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
说着,王陵更遗憾没能参加咸阳大考,中榜之后跨马游街。
坐于王陵下首的郦食其则捻须微笑,他可是参加过咸阳大考,榜上有名,跨马游街过的,那是能让他记一辈子的荣耀之事!
王陵在讲说时,一直在观察欧西德穆斯一世等人的神情,见有很多巴克特里亚大臣皱眉,便知道他给这些人讲了咸阳大考,这些人也不会借鉴学习。
巴克特里亚很难弄出类似咸阳大考的选才考试。
因为巴克特里亚的大臣几乎都出身于王公贵族,家世摆在那,只要能活着长大,权势地位自然而然会来,哪还需要去参加考试?
而咸阳大考是让天下有才之士皆可去考,这意味着即便不是贵族,也可参加,那这些不是贵族的人要是参考被选中,岂不是在动他们的奶酪?
他们傻了才会去整个类似咸阳大考的选才考试出来分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历史上,西方古代为什么没有科举制度的一大原因,他们不是不知道在东方那个大国有一种叫“科举”的选拔人才之法,而是他们抵制、不想弄。
所以,王陵在讲咸阳大考时不怎么担心,他讲了,这帮人也学不了。
那些神色欣喜的人也不是为平民贤才能参加咸阳大考而高兴,而是羡慕大秦对那些榜上有名的考生的优待。
东方那个神秘的秦国,真是个尊重学识、优待学者的国度,难怪那位秦国皇帝想要秦人人人皆为学者,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学者之国,而那位李念王子应该是他的首席学者。
欧西德穆斯一世笑道:“贵邦选才之法倒是有趣。”
听了王陵话后,欧西德穆斯一世在心里快速琢磨了一番,那咸阳大考有利于选才,且能利于君王掌权,可惜在巴克特里亚实行不了,他要是敢实行,这王位只怕很难坐稳。
他能反得了狄奥多图斯二世,自然也有人能反得了他!
而且,巴克特里亚也没有实行的基础——没那么多读书识字的人。
巴克特里亚读书识字有才干的人几乎都是贵族,这些人生来便要当官,并不需要咸阳大考这种途径。
欧西德穆斯一世暗叹一声,站在作为君王的角度,他很想搞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