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泽有些惊喜于这笔威望值的收入。
500点威望值虽然不多,但是也说明了,这是人心所向,同时也说明雇工这个群体也开始作为一股政治力量,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只有具有一定声浪的群体,才能被系统计算威望值。
这份奏疏的通过是没有悬念的。
抑兼并其实是从秦汉就开始的国家统治思想,《盐铁论》中就讨论过商业兼并的问题,对于大明这个成熟的帝国来说,并不需要和原时空那些西方国家一样绕弯路。
苏泽将保护雇工利益,上升到“士德”的高度,地方官员自然会重视。
当然,童工的问题肯定不会因为这条政令而绝迹,但是使用童工的成本上升,工厂矿山也就会从成本思考,到底要不要继续雇工童工。
苏泽又拿起信纸,他要给山西学政林秉正写信,请他想办法让那些已经入学小学的蒙童尽快复学。
——
山西会馆。
范氏族长范宝贤的脸色十分的难看。
范氏是一个大的商业家族。
其实范宝贤这一房,早已经不再从事工矿行业了。
范宝贤这一房,主要产业是遍布在大明各大港口和京师的范氏票号,以及九边马市的贸易。
范宝贤本人还是房山铁路的董事长,他私人投资了几个和铁路有关的工厂,不过那些都属于金属加工的高技术工厂,根本没有童工。
另外范宝贤还是《商报》的出资人。
煤矿这种又脏又累的产业,范大族长才看不上呢。
可是范宝贤看不上,大同范氏还是有很多子弟从事矿业的。
范宝贤身为族长,也要为族中的人谋取利益,否则就会被宗族的人戳脊梁骨。
范宝贤看了看四周,在座的都是范氏各房的首领,他咳嗽了一声说道:
“这件事苏翰林已经发声,事情再无更改的余地,大家回去好好排查,有没有雇佣十岁以下的童工,超过十岁的也要安排矿井外的岗位,切莫让官府找到借口。”
好几个房头都义愤填膺,其中一人站起来道:
“族长!朝廷管着的也太宽了!这雇工的事情也要管,日后咱们生产什么东西,岂不是朝廷也要插手?那到底是朝廷的工矿,还是我们范氏的工矿!?”
范宝贤将茶碗摔在桌子上,刚刚出声的那个房头也全身一颤。
山西其他的家族,随着时代的发展,宗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