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的问题,正好切中了在场众人的疑问。
苏泽将税制搞的这么复杂,这对于大明有什么好处呢?
就连高拱也看向苏泽。
苏泽顿了顿说道:
“诚然,如此征收商税,会进一步增加吏员的开支,也要求更加专业的吏员,但是这样的好处有二。”
“首先是税收来自于本地。”
“以往山西的煤炭,会在运送到京师的时候交税,商税也都被顺天府征收了,山西本地征不到税,但是本地官府却要承担管理煤矿的责任,一旦发生房山那样的矿难,本地官府还要被问责。”
“如此一来,地方官府缺乏开矿的动力,反而会限制煤矿。”
“如果税收收入本地,那也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那地方官员的态度也会更加的开放。”
众人纷纷点头。
官员都是政绩驱动的生物。
每一个官员,最需要的就是政绩。
正如苏泽说的那样,房山煤矿事件后,房山县令被问罪,结果就是山西很多地方都关停了煤矿。
政绩和我没关系,出了事还要我兜底,是个官员都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苏泽接着说道:
“其二是为了均平税负,四民道德四民纳税,工矿主也是商的一部分,他们的矿山工厂,就和拥有土地的地主一样,没有理由地主要交税,工矿主却不交税。”
“商有商德,工矿主纳税了,也就承担起了他们的责任了。”
这下张居正也点头,苏泽的理由很充分。
见到大家都理解了,苏泽抛出他真正要说的话,将话题拉回到了之前讨论的问题上,也就是朝廷和官府财源的问题上。
“诸位阁老,各位大人。”
“下官以为,工矿商税,中枢应该和地方分享。”
“为了鼓励地方兴办工商业,中枢可以和地方约法三章,开征工矿税的三年,工矿税收大头归属于地方,小头归属于朝廷中枢。”
“等三年期满之后,则地方官府和朝廷中枢对半分账。”
“如此一来,地方上才有兴产殖业的动力,也可以解地方财源紧张的困境。”
等一口气说完,苏泽停下来,看向众人的反应。
果然,所有人都沉默了。
苏泽心中叹气。
古往今来,中枢和地方的关系,都是非常难处理的。
一个组织,最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