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若是有人看过古中国所绘制的海图,就会发现,相比于台湾岛,吕宋岛距离大陆反而要近得多。
其中原因也很简单,南洋的洋流很早就被发现,随着海贸频繁,商路也越来越成熟。
跟着洋流季风行船,当然是事半功倍的,从体感距离上就比到台湾近得多。
可是去台湾岛就没有季风洋流吗?
怎么可能?
只不过由于它一直被排斥在南洋贸易区之外,又与山东、高丽、倭国的黄海贸易区相距较远,因此地理位置上一直不尴不尬,也没人想要在一片满是吃人岛夷的破地开疆拓土。
但现在不同了。
随着南北海路的开通,无数海民扬帆起航,想要从轰轰烈烈的远洋贸易中分一杯羹。
台湾岛还有澎湖等附属岛屿由于地理位置出众,正好处于南洋与环黄海经济区之间,立即就成了香饽饽。
最妙的乃是澎湖列岛与台湾岛都处于三不管的状态,宋国根本没空搭理这边,而大汉虽然也派遣了些许人手,但毕竟北方战事吃紧,也就没有用心在此。
因此,这两处大岛竟然形成了某种自治局面,并且以一种另类免税经济特区的形式迅速繁荣起来。
而与此同时,台湾岛正对面乃是福建路,也就是著名的兵家不争之地,六山三水一分田,在人口爆炸的情况下,福建路的田地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
因此,许多福建人就跟着商船来到台湾岛上,并且开垦土地,颇有安居乐业的架势。
“钱相公,情况就是这般了。”陆九渊在船舱中对钱端礼解释了一番之后,做出了结论:“此时的宝岛虽然大部依旧荒芜,但澎湖岛与北港等地已经稍显繁华,总能让钱相公安稳度日了。”
钱端礼抱着一个木桶吐得稀里哗啦,也不知道有没有听进去。
虽然冬日海风海浪都不算剧烈,可还是有起伏的,让钱端礼这名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儒家士大夫欲仙欲死。
在将酸水也吐出来后,钱端礼努力转移话题:“陆六郎,此处不是唤作夷洲岛吗?为何就成了宝岛?”
陆九渊在昏暗的船舱中也依旧保持着从容姿态,摆手以对:“谁知道呢。只是有种说法,乃是北边那位汉王给起的名字,因为在行文文书中记录下来,也就约定俗成了,谁让在此落脚的商船大部分都得向北,在北方大港混饭吃呢?”
钱端礼脸色瞬间由惨白变得铁青:“岛上竟然有刘大郎的兵马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