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外,那些儒者也不是傻子,他们本身研读的经典并不支持在学术上更进一步,改变也就成了自然。
可反过来说,格物学的学者有许多人是在刘淮麾下任职,说得直白一些,就是跟着刘淮打天下之人。
除了朱熹之外,张孝祥、陈亮、石琚、何伯求、辛弃疾等人都算是格物学的拥趸,政权的高歌猛进也带动着他们地位水涨船高,结果就是整个格物学接受范围越来越大。
如此多的聪明人日夜不停的研究,还有刘淮这个穿越者明里暗里提点,那些自然科学自然就是无从遁形了。
《格物报》也是供不应求,此时已经是三日一刊,但许多大儒依旧表示,想要寻自己感兴趣的成果还得寻找之前的报纸,十分不方便,希望科学院能够出面总结一番。
而这本书就是朱熹等人的第一轮成果,将有关力学的知识汇总到一起,以作刊印。
梁肃翻看着书本,渐渐沉入其中,直到半晌之后方才感叹:“科学院的聪明人太多了,就这本书刊发出去,万物之理也算是能披露一二了。大郎君觉得这本书怎样?”
刘淮哂笑:“其余不论,首先这个书名我就要改一下。”
梁肃连忙翻到书册首页:“《格力》,这名字不错啊,格物致知的格,力学的力,一看就是个正经名字。”
刘淮翻了个白眼,心想这名字跟个员工手册一样,哪里好了。
但他也没有明说,也没法明说,只是换了种说法:“这书写出来,不是要给高门大户作藏书的,而是面向所有人,哪里能如此文绉绉的?如今纸张与印刷术都已经得到改良,再惜字如金就不像话了。”
说着,刘淮在纸上笔走龙蛇几个大字:“书名就是这个,《力学初论》。”
“除此之外呢,朱夫子他们还犯了个大错误,那就是没有调整定理的前后顺序,就比如党怀英发现的浮力定理,明显就得在后面排着。
读者如果连力究竟是什么都不能理解,又如何能理解浮力?
而且,其中实验论述也太少了,更加不够深入浅出,百姓也难以复现……”
“唉,等会儿我写一份意见稿,梁先生你亲自帮我整理一下。”
刘淮颇有大儒风范的一挥笔墨,就笑嘻嘻的又在梁肃身上加了一份重担。
梁肃脸色有些发苦,却也明白了这件事的重要性,只能应诺下来。
“这本书完成之后,朱夫子大概也要成为朱子了。”梁肃有些感叹,也有些羡慕,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