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旧的工夫,来敷衍敷衍我们吗?
至于这竹简的卖相,能不能在博物馆专家面前过关,胡教授都不愿意去想了……他脑海里转来转去,只剩下一句话:
你出去千万别说,你的竹简修复技巧,是我教的……
呃,好像已经来不及了。
之前为沈乐刷脸打电话,去各个同行那里借竹简,指派学生帮沈乐打下手做课题,同行里能知道消息的,只怕都知道了……
“啊这,要证明还是能证明的……吧……”沈乐脚尖蹭地,努力赔笑:
“把这根竹子拿去做个碳14,应该,可能,大概,年代还是对的……?”
胡教授活活给他气笑了。他忍了又忍,没有夺过竹条,咔嚓一声掰下半截,扔给沈乐去做碳14,只是抄起论文,在桌子上敲敲:
“然后呢?然后你再写篇论文,说你是用法术把它重新修复,修成新竹子的质地的?!”
不是说好了我不用写论文的么……就算写,也是发在特事局的内部论坛,不用发到考古学相关期刊上去……
再说了,我之前已经修了这么多文物了,要是每一样文物,每一个不同类型的部件都写一篇论文,考古学期刊早就炸了好么!
虽然这么腹诽着,沈乐也不敢顶嘴。他只是继续努力赔笑:
“但是,不管怎样,这么修复过的竹简,它的强度还是大大提升了,它能保存的时间长得多了……吧?”
胡教授愣了一愣,所有的情绪,那些好气又好笑、啼笑皆非的翻涌情绪,如同被当头泼了一盆冰雪,忽然全都消失。
他轻声叹息:
“是啊……不管怎样,你毕竟把它修好了……把它修好,把它保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之下,这些文物能不能展出,要怎么展出,或者能不能发论文,全都是细枝末节了……
文物修复工作者们的初心,他们最重要的目的,其实,都是把文物修好,让它们重焕光彩,让它们能够长长久久地保存下去。
除此之外,论文发不了就不发,反正修复工作也不是他们做的;
文物展出不了就不展,或者,做个复制品什么的,也不是难事——哪个博物馆还没做过几件复制品呢?
“那教授……”
“那你就去做吧。”胡教授抬起手臂,用力挥手赶人:
“去做啊,愣在我这里干什么?去去去!反正我也管不了你,反正这箱东西的所有权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