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大块白色,也绝不做出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瓷器来!
就是要让参观者看看它原来是什么样的!
他想了想,再打给另外一位大佬——这位大佬也是博物馆里的修复高手,区别在于,他除了白天上班埋头苦干,下班时间,还经常接私活儿。
帮各家私人收藏馆,各个有钱人,仔细修复他们到手的文物。这可就不按照文物修复的标准来了,怎么看着漂亮、怎么看着天衣无缝怎么修。
接到他的电话,大佬也非常耐心,仔细指教: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胎土,各种元素含量不同,呈现的色泽不同。比如磁州窑使用河北大青土,含铝量高,胎体灰白粗松……”
这个知识点,沈乐哪怕是古建筑修复方向的,不是瓷器修复方向的,也能一个磕绊都不打地背出来。
耀州窑采用陕西富平土,含铁2%-3%,胎色呈灰黄;
钧窑选用禹州黏土,含硅量达70%,胎骨厚重;
景德镇以高岭土+瓷石二元配方著称,元代AlO含量提升至19%-23%;
龙泉窑使用紫金土,含铁4%-8%,形成朱砂底特征;
德化窑采用优质高岭土,氧化钾含量达5%,胎质透光……
“一般来说,修复各种瓷器,还是要用同类胎土,最好是原产地的瓷土。”大佬继续指教:
“就像汝窑,一样是汝窑,河南宝丰汝瓷的三氧化二铝,含量为27.71%,江苏徐州的汝瓷,含量就有28.08%。看着好像0.3的差距,仔细观察,还是能看出微妙差别的……”
沈乐老老实实地听着。虽然这些知识不用全都背下来,但是,多知道一点,总有哪一天能用得上。
等到大佬讲完一堂课,停下来不知道换气还是喝水的时候,他再继续请教:
“那么,需要找到这些文物,原来取瓷土的矿坑吗?还是差不多的就行了?”
“当然差不多就行啊!几百几千年前的文物,别说矿坑,山都不知道哪儿去了,你上哪儿找去?
——对了,你测量文物里的元素含量,埋藏在地下多年的,要记住经过调整,才能拿来作为对照,寻找对应的胎土。嗯,有几篇论文你记一下……”
有老师给指路太好了!
有老师给书单实在是太好了!!!
沈乐埋头苦干,努力啃书本。把这些论文、书籍融会贯通,这才重新起身,把旧陶块捧到隔壁实验室,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