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了比,不管结果怎么样,都是一次成长。”
“当然了。”
“如果能在鸟巢拿下一枚奖牌。”
“我认为就是他最想要做到的事情。”
“近些年来整个110米栏的水平其实是比我那个时代略有下滑。”
“因此他这个成绩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
“不过还是要看他大赛的发挥如何,有很多运动员明明这个赛季的整体硬实力足够,但是因为在比赛中没有发挥出来,那样就显得很可惜。”
刘祥自己是大赛型选手。
他当然知道在比赛里面发挥自己有多重要。
不然你在小赛里面发挥的再好。
也不如大赛里面一枪惊人。
整个解析过程中,刘翔很少看提前准备的稿子,大多时候都是看着大屏上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经验侃侃而谈。
遇到专业术语时,他会特意放慢语速,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比如说到“步频”,他会用“每秒迈几步”来形容。
说到几种“过栏技术”,他会用手比划着“抬腿、过栏、落地”的动作,让观众能更直观地理解。偶尔遇到不确定的数据,他会转头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语气谦逊,丝毫没有“传奇”的架子。
杨剑看了一眼时间,笑着说:“聊了这么久,咱们也听听现场观众的声音——导播,能不能切几个观众采访的镜头?”
镜头立刻从演播室切换到观众席,首先对准的是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他们手里举着“苏神加油”的手绘手牌,脸上贴着小国旗,看起来格外有活力。
“同学,能说说你最期待这次世锦赛的哪个项目吗?”现场记者的声音传来。
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立刻举起手,声音清脆:“我最期待男子百米!我想看看博尔特到底有多快,也想为苏神哥哥加油!”
旁边的男生则补充道:“我还期待女子竞走,希望刘虹姐姐能拿金牌!”他们的回答充满孩子气的真诚。
让演播室内的刘祥忍不住笑了起来。
或许有提前的彩排,但是相信这些话这些答案……
绝对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真心想要说的话。
镜头随后又对准了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手里拿着相机,正在给彼此拍照。
“我们是从上海来的,特意为了看刘祥和苏神。”妻子笑着说:“2008年奥运会没买到票,这次终于圆梦了,不管谁赢,能在现场看一场顶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