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走和短跑不一样,比的不是爆发力,是耐力和技术的结合,稍微有点偏差就可能被判犯规,所以‘稳定’是最重要的。刘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她能把技术动作保持整场比赛——你们看这个摆臂角度,从起步到冲线,几乎没怎么变过,这就是常年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也是她能在高强度比赛里不失误的关键。”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她的心态很成熟。我记得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她最后阶段被对手反超,拿到银牌的时候,她没有抱怨,反而说‘下次会做得更好’。这种能从失利里总结经验的心态,对运动员来说太重要了。这次在家门口比赛,虽然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以她现在的状态,冲击金牌完全有希望。
说话间,大屏又播放了一段刘虹赛前训练的视频:她在操场的跑道上匀速前进,手臂前后摆动的幅度精准,脚步落地时轻而稳,身后跟着的教练不时用对讲机提醒她调整节奏,而她只是微微点头,脚步丝毫没有停顿。
刘祥看着视频,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你看她训练时的专注度,眼里只有前方的赛道,这种状态就是‘冠军相’——不管对手是谁,先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剩下的就是等待结果。”
当然竟然请了刘祥过来。
那就不可能不提一个项目。
杨剑忽然抛出一个观众很关心的问题:“作为曾经的跨栏运动员,你怎么看这次世锦赛的男子110米栏项目?有没有特别关注的选手?”
大屏随即切换到男子110米栏的参赛名单,梅里特、理查德森等名将的名字都在列,还有中国选手谢文君的资料。
刘宪华的目光在名单上停留了很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演播台的桌面,像是在回忆自己当年的比赛:“110米栏是个很‘磨人’的项目,既要有短跑的爆发力,又要有跨栏的节奏感,哪怕一个栏没跨好,整个比赛就毁了。”
他看向运动员名字,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梅里特的爆发力很强,过栏速度快,但他有时候会在最后几个栏掉节奏;理查德森的节奏感好,但起步反应不如梅里特。他们俩各有优势,比赛的时候就看谁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提到谢文君时,他的语气多了几分期待:“阿君是个很努力的选手,这些年一直在改进自己的过栏技术,从以前的‘跨栏’慢慢变成‘跑栏’,这是个很大的进步。但他现在缺的是大赛经验,尤其是在这种万众瞩目的场合,能不能顶住压力,把训练水平发挥出来,是他这次比赛的关键。我希望他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