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撞之事。
……
十月十五日,近午时。
小万历下旨称李幼孜、曾省吾、梁梦龙、王一鄂四人内阁失仪,各自罚一月俸禄。
与此同时。
小万历驳斥了工部尚书李幼孜的致仕奏疏,并命太医对他进行诊断,在他没有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必须坚守岗位。
京师各衙的官员,皆知四人“内阁失仪”之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有官员都无比羡慕沈念。
一名官员做到这种地步,已足以青史留名,接下来,沈念成为内阁首辅,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一切如旧。
沈念发现自己担任武讲官后,竟比往昔还闲适许多。
需内阁票拟的奏疏,张居正会将一些涉及军武或新政内容的分发给沈念,其余的常规奏疏,基本都交给了当下正处于壮年的申时行与王锡爵。
与此同时,翰林院、户部的差事,沈念大多都是每隔十日了解一下,基本没有具体事务需要他处理。
至于日讲,沈念更是比之以前,特别是去年,少了一半的任务量。
沈念隐隐觉得,朝廷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必会将他调任到兵部或工部任尚书。
……
十月二十日,近午时。
广州港市舶司提举与市舶太监联名呈递奏疏称:因开海引银令的实施,海外数个国家、部落以及一些个人商队来到广州海域,意欲前往京师参拜大明皇帝,并想与大明朝廷缔结一些官方商贸合约。
张居正看到此奏疏后,立即将沈念等四大阁臣召集到了一起。
内阁值房,二楼前厅。
张居正率先道:“随着开海引银令的施行,许多海外商人知晓我大明物产丰富,外加或缺白银,故而想与朝廷做买卖。不只是广州港,宁波港、泉州港、漳州月港当下的海外商人也都翻了几番……”
紧接着,殷正茂继续道:“这些海外商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投机小商人,包括一些自诩为国家、部落外使的商人,他们来朝拜陛下的目的,是盼着用朝贡的方式拿自己的‘三核桃俩枣’换取咱们数个马车的馈赠,以及获得一个被朝廷认可的商人身份,然后再与民间商人做生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多赚钱!”
“另外一种就是想将生意做大的大商人,他们感觉当下我朝民间出海的商人规模有限,故而想与朝廷直接做生意,以此降低风险,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