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之中,一共讲述两点内容。
其一,内阁建议自二月初一始,全国正式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即赋役合并、计亩征粮、官收官解,折算为白银征收。
其核心是化繁为简。
一条鞭法实施后,大明税制将会被简化、不但能减少官员胥吏盘剥百姓的机会,还能促进商贸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
当然,其缺陷也非常明显。
即地方府衙容易临时加派杂税,比如剿匪时追加“剿饷”,辽东军费不足时追加“辽饷”等。
这在往常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官员们常言的鞭外有鞭,条外有条。
三阁老在奏疏中称,待一条鞭法推行后,朝廷必须彻底杜绝这种加派杂税的做法,并要求吏部与户部协力拿出具体的惩罚措施。
一条鞭法的另外一个缺陷,是对白银的依赖。
这也是奏疏中讲述的第二条内容:开海引银令的推行。
三大阁臣认为,当下全力开海、将“建造海军、增设海港、建造战船、商船”等一些列措施并行的话,朝廷财力根本撑不住,故而需要择其要而为之。
三大阁臣的建议是:先建造海军,同时开放主要港口,通过朝廷力量在半年内先赚取一批白银,然后再大力发展民间商贸。
另外,需要吏部、兵部、工部、户部,四部协同,确定朝廷开海的年支出费用、负责海上商贸与练兵的文官武将人选、建造商船、发展港口所需的时间与银耗等。
这简直是内阁给部堂官们布置作业。
吏部需要选有才能之官,参与到开海之中。
兵部需要选拔海军将领与兵卒并制定练兵计划。
工部需要负责建造大量的商船、战船、以及升级港口。
户部需要列出所有措施的开支明细,让其他衙门量力而为,不然在开海上投入太大,使得国库空虚,一旦发生天灾或战争,大明王朝将会摇摇欲坠。
小万历望向下方,道:“众卿,看罢三位阁老的奏疏后,有什么想法,都讲一讲吧!”
当下需要补充与给出建议的主要是与开海引银令相关的内容。
唰!
兵部左侍郎梁梦龙率先站出。
“陛下,组建海军所需兵丁,可从东南沿海卫所中调取,臣今早已命兵部统计东南地区曾经抗倭的兵卒,除了他们外,将择优选择擅于使用火器,有在海上行船经验的兵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