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的大海存在畏惧感,故而不愿全面开海。
此外,在他们眼里,开海之后,固若金汤的大明有可能会变成诸多倭寇海盗侵扰的沃土,沿海地方有可能会经常发生战乱。
毕竟,大明之富,物产之丰,远超于周边。
就在小万历准备放弃这个想法时,沈念站了出来。
“陛下,臣赞同开海,放开海洋贸易,允许民间商船与其他国家自由经商!”
“沈卿,理由呢?”小万历问道。
沈念敢在三大阁老表态后唱反调,显然有充分的理由并认为能说服所有人。
沈念缓了缓道:“理由有三。”
“其一,放开海外贸易,是解决银贵钱贱之趋势的根治之法,当下没有更好的办法。”
“其二,即使朝廷不开海,待日后一条鞭法施行,折银纳税,白银或缺后,也会有大量民间商人铤而走险,以物换白银,此乃大趋势,阻之不如顺之。”
“其三,为了更长久的和平,为了大明沿海不再有海盗倭乱,甚至让沿海之民成为大明最快一批‘人人都能填饱肚子’的百姓。”
听到沈念的第三个理由,殿内其余人都面露惊诧。
众人不支持开海,便是因为有倭乱发生,外加大明是周边最富有的国家,周边全是穷邻居,开海之后对大明的消耗可能远大于收获,沈念却言和平,却言能令沿海百姓迅速富起来。
这让众人都甚是不解。
沈念解释道:“东南沿海发生倭乱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穷,沿海百姓穷,日本倭寇穷,故而他们勾结在一起,觊觎大明之财富。”
“若全面开海,贸易兴起,我大明的生丝、丝绸、瓷器、蔗糖、果品、铁器、中药材等都会成为周边国家疯抢的商品,沿海百姓常年出海,最适于海洋贸易,他们能将巨量白银源源不断地从外面带回来,如此,不违法令,赚钱甚至比抢掠更快,沿海百姓能不富有吗,能不追求和平吗?”
“海上贸易兴起之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一支海上舰队(即海军),建立完善的海上贸易规则,使得海上贸易正常化。”
“毫无疑问,这是一笔惊人的开销,但绝对值得!”
“因为我们在对外输出商品换来巨量白银、香料、珍宝的同时,还输出了我们的文化。”
“试想一下,海上各国商人因与我们做生意,皆说汉语、穿汉服,甚至饮食习惯也与我们一样。如此,他们对我们将有更高的认同感,依赖感,甚至将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