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之上到底有多少。
不过,其身边的两名计吏已根据当下的救灾情况进行估算,很快就会出结果。
待除了结果,海瑞便能撰写带有实证的奏疏,向朝廷汇禀。
就在这时,一名便衣锦衣卫快步走了过去。
他呈递给海瑞一份文书,然后说道:““海公,据刘计吏估算,十万两赈灾银,真正用于赈灾的约有三千两,其中,约有两千两用于修筑堤坝,一千两银用于买粮煮粥。”
“三……三千两?”
饶是经过大风大浪的海瑞都感到不可思议。
十万两变成三千两,这群人实在太无法无天了。
三千两掉在苏州府、松江府、应天府的受灾百姓手里,还不够他们买个馒头。
当即,海瑞便坐在书桌前开始铺纸,一旁的邹闻东连忙将笔架上的毛笔呈递给海瑞。
海瑞缓缓道:“今晚咱们熬个夜,争取明早便将此奏疏呈递京师!”
“好,晚辈没问题!”邹闻东挺起胸膛说道。
而此刻,在海瑞带着愤怒撰写弹劾奏疏之时。
秦淮河,一条花船上。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邦瑞、南京守备太监王岳,苏杭织造太监孙隆三人正坐在船上听曲饮酒。
就在今日下午,徐邦瑞将三府水患的总情况汇禀给了朝廷,称在他们没日没夜的努力下,洪水已退,流民多已回家,另外,徐邦瑞向朝廷申请免三府三年赋税,让百姓休养生息……”
此奏疏,相当于一个请功奏疏,体现他们治理水患有功,且基本已完成任务。
而真实情况是,百姓被他们强行驱赶回乡里,让他们各谋生计,至于反对者,直接被抓去当了修筑堤坝的河工。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邦瑞轻捋胡须。
“奏疏呈递之后,此次水灾之害就算过去了,希望陛下能同意免三年赋税,不然因挪用赈灾银而导致死了一万多百姓,老夫……老夫晚上睡不着啊!”
“有何睡不着的?咱们是为了陛下,而不是为了自己,陛下的事才是天大的事,这类水患,谁能保证不死人!”王岳撇嘴道。
苏杭织造太监孙隆看向一旁空着的一把椅子,喃喃道:“凤磐公没来,真是聪明啊,他出最毒的计,偏偏还爱惜羽毛,不屑于咱们为伍!”
“哼,爱惜羽毛是没办法为皇家办差的,这次我们欠他一个人情,待回朝时,我们都多在陛下面前多为他美言几句,他若任首辅,我们的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