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护卫他安全的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对海瑞忠心耿耿,且手中不但有兵器、弓弩,还有火器。
随即,海瑞便下令命数名锦衣卫暗探先奔向了南京城。
不同于其他御史的乡下暗访、城内明访,海瑞巡察全是暗访,且暗访手段非常丰富。
这两年,他相当克制。
除了巡察各地御史外,对地方一些贪渎行为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知晓,他若事无巨细,遇事便查,他累死也查不完地方上的不平之事,与此同时还会影响新政。
但此次,涉及巡案御史有可能被暗杀,海瑞卯足了劲也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
很快。
朝廷将一名巡视湖广的御史调到了南京城,监管赈灾之事。
但在苏杭织造太监孙隆、南京守备太监王岳,还有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邦瑞的三重压力下,他大概率查不到什么端倪。
许多基层官员都擅于做面子活儿,想看到真相,只能隐藏身份。
而新来的御史,显然会被一直盯着,若真有所发现,没准儿也会被灭口。
……
八月二十八日,南京城,入夜。
一座民宅的书房内。
南京国子监监生邹闻东正站在海瑞的身旁,充当文吏。
他没想到自己竟能见到传说中的海刚峰,而海瑞巡察手段更是令他惊讶。
海瑞抵达南京找到他后,用了两日,便确定了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平仓在水患到来之前,便几乎被清空的事实,包括这些粮食被卖到何处,经手人都有谁,南京诸官赚取了多少差价,全都调查得清清楚楚。
与此同时,南直隶巡按御史曹正被南京守备太监王岳派人强行迷晕丢入河中的详细情况也被海瑞查出。
海瑞做事如此神速,且未曾泄露行踪,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海瑞对应天三府甚是熟悉。
隆庆三年,海瑞曾以右佥都御史的职位,被外放为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等多个地方。
虽然他只干了半年。
但这半年,许多贪官污吏因海瑞在而主动请辞,很多逾矩将大门漆成朱红色的权贵听闻海瑞到来立即就将大门改成了黑色。
海瑞对受灾三府的胥吏特别熟悉,有诸多人脉,故而调查起来,相当方便。
此刻,海瑞还未曾确定的,只有十万两赈灾银用在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