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央台《晚间新闻》。
这档栏目开播后,收视率一直不旺,因为很少有深夜发生的大新闻。而且《晚间新闻》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基本上是对白天大事的简短重复,一直采取录播的方式播出。
新闻讲究时效性,没有最新的重磅新闻,使得《晚间新闻》的收视率不旺。
这其实涉及到全球的时差问题。
在中国的新闻上,主要提到的“西方”是美国和欧洲等地。而美国和中国的时差为十二个小时,当中国处于深夜时,美国还是大清早,一天还未开始,当然没什么新闻。
欧洲倒是有新闻,但欧洲离中国太近,在同一片欧亚大陆上,这新闻出来后,又会被七点钟的《联播》提到,留给《晚间新闻》的只有残羹剩饭。
自节目创办以来,几乎没有过恰好在这“真空区”发生的大新闻。
本月央台的彩色电视中心落成,租用了澳大利亚的转播卫星,节目组迅速被赶到这儿,领导决定利用设备尝试一下直播。
说是直播,其实也是提前五分钟的录播。
九点五十八分时,女主持人落位。她对稿子早已经熟稔在心,还有闲心打量一下录制的画面。
“信号由澳大利亚新闻集团提供!”
“正大集团为您报时……”
九点五十九分,画面切换为央台“晚间新闻”几个字,一颗湛蓝色的二维星球在画面中央旋转,代表这是一档国际性的新闻栏目。
十点整,主持人进入状态:
“各位观众好,现在是央台晚间新闻,据新化社消息,政府办公厅最近转发了……”
五分钟国内消息,五分钟国外消息。
“我们把目光望向国际。日前,西班牙副首相访华,向……提出……,大力赞扬了……,我方认为……”
忽然,一份临时写成的稿件,在摄像头的死角处塞到了主持人桌面上。
对面的编导举起横版,上面写着:“国内新闻”。
偶尔会有这种临时新闻。
这就很考验主持人的基本功了。背稿是主持人的常态,这样可以减少出错,而临时新闻不能背稿,容易说秃噜皮。
因为是第一次见,有时会暴露主持人的真情实感。
但这怎么能难倒我?
于是,主持人一边看稿件,一边在脑海里念一遍,再从嘴里面字正腔圆道:
“据西班牙国家电视台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