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期的《人民文摘》,在学校的图书馆,以及学校附近的售报点,全都是一书难求。
至于叶晓湘的这册,其实是被人赠送的。
她前些天便收到了一封来自江弦的信,信里江弦感谢了她对他创作的帮助,赠送了一部最新期的《人民文摘》给她。
一切的缘分,还要从叶晓湘和江弦在燕京饭店的那次相逢开始说起。
那时被高仓健、中野良子视作偶像的作家江弦,与叶晓湘等人搭讪说要来中央音乐学院体验生活,来采风。
叶晓湘没想到的是,自那以后没过多久,这名风靡文学界的作家,就真的来了一趟中央音乐学院,跟着她们这些作曲系的学生,体验了一星期作曲系学生的大学生活。
所以看到《你别无选择》这篇以后,叶晓湘感动到无以复加。
因为江弦竟然写出了他们这些学生的全部苦闷:
接受着学院派古典音乐的规训,又试图打破传统的和声学。
对宇宙的和谐不感兴趣,对十七度三重对位不感兴趣。
做离经叛道的实验音乐,试图展示断裂和重生,给五线谱加一条线,把钢琴键盘重新排一次队,将作品注入不和谐音,追求自己的力度,自己的风格。
也有人固守于传统,守着代表作曲领域中概念和规则的TSD“功能圈”不放,选择沉睡和逃避来面对规则与创新、古典与现代、力量与现代之间无可填补的巨大虚空。
作为高等学府的学生,个人才能和体制之间充满了冲突。
叶晓湘也深知,在地上世界里,艺术离开了某个系统,就什么都不是,要想走下去,就必须小心翼翼,把握平衡。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手中的那把牌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他们这一代人,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却只能华丽地浪费着自己的青春。
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弥合艺术世界的先锋和激荡,也不知道如何跨越现实世界的苍白和懦弱之间的巨大鸿沟。
这个让叶晓湘苦苦挣扎的问题,江弦在这篇中给出了她答案:
规则?创新?古典?现代?力量?古朴?新?旧?
不论是什么,无论怎样,你都必须走下去,因为——你别无选择!
“真好!”
“写的真好。”
作为江弦写作过程的见证者,叶晓湘对江弦的崇拜上升至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才是真正的文学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