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留一倭种在,吾不收兵!
然后在一侧,写下了小字:
九十日明军征战。
十四年后人评说!
沐春、徐允恭等人看了又看,一脸茫然。
李景隆托着下巴问:“先生要杀光倭人,不留倭种这话我看得懂,可这行小字是何意?”
马三宝走上前,审视了一番:“难不成先生是在说,我们要用三个月,灭亡日本?”
李景隆追问:“为何后人评说,是在十四年?”
沐春也不明白。
这句话可以拆分为十四年后,人评说,也可以理解为十四年,后人评说。
不管怎么样,都太刻意强调十四年了。
沐晟直言道:“这还不简单,先生是洪武六年入仕,如今是洪武二十年,宦海生涯十四年。”
徐允恭连连点头:“沐晟所言有道理,十四年仕途,是是非非,交与后人评说。”
李景隆侧头看向徐允恭:“你的意思是,先生的仕途,止步于十四年?”
徐允恭、沐春等人震惊。
难道说,东征之后,顾正臣就要离开官场了?
顾正臣看向沐春、李景隆等人:“我说你们几个,要讨论,能不能等我走远了再讨论,在我面前叨叨,是想套话?”
沐春走上前:“东征之后,先生去哪,弟子去哪。”
徐允恭、李景隆等人点头,目光坚定。
朱棣从外面走了过来,看了一眼碑文,便跟着说道:“若是父皇护不住先生,那弟子出海的时候,便将先生带出去,咱们去欧洲,去美洲。海大天大,以先生之能,即便是蛮荒之地,也能在十几年后换了新天地!”
沐春赶忙说:“若是先生不想去海外,那就去云南。父亲说昆明那地方山清水秀,四季如春。”
顾正臣摆了摆手,抽出腰刀,猛地插在石碑前:“东征之后的事,东征之后再说。现在,我只希望你们记住,这碑文的内容,莫要让我活得可耻,也莫要让我的刀,一直无法归鞘!”
朱棣沉声:“先生放心,眼下太宰府、大野城、基肄城都已被攻破,正在做最后的清理,下一步,是过关门海峡,还是通过濑户内海,前往四国岛?”
顾正臣见蓝玉带人赶了过来,便背着双手,看着越堆越高,越多越壮观的京观,言道:“现在,兵分六路。第一路,燕王率两万军,走长门、周防,给你一个半月的时间,一路向东,南下但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