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打造了专门的火药弹运输船,为何不用?”
萧成回道:“说是没有经过海运检验,工部不放,怕担责任。”
顾正臣拍案:“胡闹!你去告诉薛祥,只要工厂船匠联名作保,那就批准运输船投入使用,出了问题,我担责!”
萧成领命。
萧成刚走了几步,却被顾正臣喊住。
顾正臣言道:“去一趟龙江船厂,告诉他们,新型的宝船、大福船,要抓紧海试,人手不够,就去航海学院抓人,让他们去找李子发想办法,总之,速度要快,尽早定型!”
萧成答应一声离开。
张希婉看着有些恼怒的顾正臣,轻声道:“夫君,这事让萧成去催办,合适吗?他脾气可不好。”
顾正臣哼了声:“有什么不合适,工部不是不放船!原本这船,包括新型的宝船、大福船,都该下水测试了。现如今一直拖着,说到底,是抑兼并惹出来的,总有一些官员,用合法的手段,合理的程序,掣肘国事!”
“你看着吧,这只是开始,等到年月多了,他们说不得会放肆得厉害。现在,就连一些伯爵都敢说朝廷的不是,一些商人也敢当着我的面抱怨抑兼并之策的是是非非。”
抑兼并,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文官之中确实有真心支持抑兼并的,比如詹徽,他全家上下加起来就没几亩地,一个光脚的自然不怕穿鞋的。
可薛祥、开济等人,他们并不支持猛烈的抑兼并政策,但迫于压力,还是赞同了。
赞同,执行,这都不意味着问题解决了,也不意味着人家不计较了。
萧成是脾气不好,打了人自己能收拾。
若是自己去,控制不好脾气打了人,收拾局面的可就是皇帝了……
老朱现在,不好说,心思如渊,看不懂他最近的骚操作,尤其是将蓝玉放在东征里是啥意思,你要看蓝玉结党,慢慢看就是了,没必要让他加入征东行列嘛。
知道我们两个不对付,还让他来,这不是膈应人。
最主要的是,蓝玉犯了错,他也不是灭了汗廷的首功之人,按理说,不应该给国公。
给了,意味着老朱需要蓝玉站在高位上。
顾正臣不想思考这些,不管老朱如何想,如何动作,镇国公府都会安然无恙,最多少出几趟门,少吃几顿肉,没什么大不了。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东征!
张希婉整理着桌案上的文书,看到了五十万斤桐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