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
一直以来,他都追随在陈望左右,如影随形。
陈望不断向前驰骋,而他也从未停止向前的脚步。
那些应对危局、破敌制胜的方略,陈望早已倾囊相授,也在漫长的征战之中,化作他骨血中的本能。
左良玉眼中原本缭绕的忧虑,在触及胡知义那双沉静而决然的眼睛时,竟如晨雾见日般缓缓消散。
他凝视着这双眼,那双眼眸与陈望的眸子几乎如出一辙,甚至连陈功都不曾如此相像。
左良玉的目光缓缓的向下,向着胡知义腰间的玉带之上看去。
他也看到了那个他想要寻找的印记。
胡知义的腰间,和陈望一样别着一支乌木所制的筚篥。
每次战后,陈望都会站在伏尸的战场之上,吹响筚篥。
每一次的大战,靖南军是在隆隆的战鼓声与高亢的喇叭之下无畏而又坚定的向前。
而每一次的大战之后,靖南军的军兵们,也是在这如怨如慕的筚篥声中,魂去黄泉。
筚篥,早已成为靖南军中不言的哀乐,是铭记,也是告别。
他相信了胡知义的话。
左良玉放下了心中的忧绪,不再多言,只是默然转身,将目光投向了那片正逐渐被晚霞映红的远方战场。
……
日暮西山,万里烟霞如火。
河山塬地尽笼罩在这悲壮而瑰丽的光色之中。
伴随着刺耳的金声的响起,登上了孟塬镇的靖南军前锋三师宛若退潮的潮水一般,沿着进攻的坡道井然向下滑落而下。
顺军并没有追击,因为靖南军后援两师的阵列早已如铜墙铁壁般,牢牢扼守着战场各处交通咽喉与制高点。
其阵型严谨,枪戟如林,犹如不可撼动的磐石,阻断了顺军任何试图衔尾追击的企图与通道。
筚篥的声音在塬下缓缓响起,如泣如诉,穿透渐浓的暮色,幽幽回荡在刚刚平息了喊杀声的战场上空。
靖南军的乐手们,正为那些牺牲的军兵奏响最后的安魂之曲。
乐音飘向高处,仿佛在引导那些未远的英灵,踏上归途。
故乡万里,黄泉路远。
旌旗猎猎,绵延不绝。
孟塬镇东,一片灯火灿烂。
十数万靖南军的营寨依着地势层层分布在这片狭窄的平野之上。
万千营火如繁星倾泻,点亮了渐深的夜色,宛若银河的倒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