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粉簌簌落在布袋里,像堆碎雪。赵小乐的吉他声忽然停了,他盯着磨盘中央的槐树种,手指在琴弦上悬着:“爷爷,磨盘真能长出树来吗?”
赵守义刚喝了口绿豆汤,瓷碗沿沾着点绿:“咋不能?当年你太爷爷在磨盘边撒了把麦种,第二年就长出棵麦苗,缠着磨盘转了半圈。”他往磨盘边凑了凑,长衫下摆扫过石面,带起些玉米面,“植物认土,这磨盘转了百年,石缝里的土比别处的肥。”
王满仓推完最后一圈,直起身捶腰,磨棍往地上一拄,杆影在磨盘上拉得老长。“等开春试试就知道了,”他拿起赵小乐的吉他,拨了下弦,“这玩意儿咋没磨盘响亮?”赵小乐被逗笑了,接过吉他弹了段轻快的调子:“它唱的是新调子,磨盘唱的是老调子,不一样。”
李桂芝端来刚蒸的糯米糕,白胖胖的透着粉,上面撒了把桂花。“尝尝,”她往赵小乐手里塞了块,“用新磨的糯米粉做的,比城里的蛋糕软和。”赵小乐咬了口,桂花的香混着糯米的甜在舌尖炸开,忽然指着磨盘:“我知道该咋写了!就写磨盘转着,把日子磨成了糕!”
剧组的人扛着摄像机拍这场景,导演举着喇叭喊:“灯光往磨盘上打!对,就照那堆糯米粉,像撒了金粉!”道具师趁机往模型磨盘上撒了把白糖,对着镜头笑:“看这效果,跟真的一样!”王满仓瞥了眼模型,没说话,只是往真磨盘里添了把黄豆,推起来——“吱呀”声漫过院子,把摄像机的“沙沙”声盖得严严实实。
赵小乐抱着吉他坐在磨盘边,边弹边唱,歌词里有“磨盘转呀转,转出月牙弯”,有“槐花飘呀飘,落在糕上面”,还有“火车哐当哐当,载着思念跑”。王满仓蹲在旁边听,烟袋锅的火星明灭,映着他眼角的笑。李桂芝悄悄往赵小乐兜里塞了块桂花糖:“润润嗓子,接着唱。”
傍晚收工时,王小轨的手机快被打爆了。有唱片公司的人想签赵小乐,说这歌能火;有食品厂的想合作,用“磨盘糕”当商标;还有个文旅局的干部打来电话,说要把磨盘申报省级非遗,让王满仓准备材料。
“爹,咱要成‘名人’了!”王小轨举着手机转圈,屏幕上的转账提示闪个不停,“光今天的打赏就够买台新磨面机了!”王满仓没接话,蹲在磨盘边,用手把散落的糯米粉拢到一起,指尖沾着的白,像抹了层霜。
赵守义看出他的心思,递过烟袋锅:“满仓,磨盘成了名,还是磨盘,转一天,磨一天的面,没变。”他往磨盘的石缝里塞了粒桂花,“就像这花,落在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