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他喃喃,“塔灯早灭了……”
“我们带火来了,”巴刀鱼自陶罐取出焦炭,投入塔顶废弃的铁皮炉。火星跃起,溅落老者手背。老者缩手,却未松开焦炭,反将它贴近胸口,像护住最后一粒星火。
---
正午时,铁皮炉火渐旺。老者捧着陶碗,碗中是酸菜汤煮的江鱼粥,热气氤氲其脸。他咬了口冷饼,就着热粥咽下,喉结滚动:“十年了……没人来过灯塔。”
“为何守塔?”娃娃鱼问。
“等船,”老者望向江面,“我儿子的船……那年遇风浪,沉了。我想守着灯塔,若有魂魄归来,能看见光。”
巴刀鱼默然,将焦炭投入炉中。“噼啪”火星跃起,溅落老者眼角——那里有颗未落的泪,遇火竟蒸腾成雾。
“灯塔的火,”老者忽道,“该亮。”
他挣扎起身,从角落拖出蒙尘的煤油灯。娃娃鱼以井水净灯,酸菜汤擦拭玻璃罩,巴刀鱼则用船桨撬开锈死的灯座。当煤油灯终于被点燃,火光透过洁净的玻璃,射向江面——那光柱虽弱,却如利剑刺破江雾,与江上渔火遥相呼应。
“星轨连了,”娃娃鱼以井水在塔顶画星图,灯塔方位的星火骤然明亮,“塔火即航标。”
---
暮色四合时,灯塔下聚起江畔村民。他们手持火把,火光连成蜿蜒的火龙,与塔顶灯光相映。“巴师傅,”一村民道,“我们常以为灯塔已废,却不知守塔人还在等。”
“火不灭,”巴刀鱼言简意赅,“等就不止。”
老者立于塔顶,手捧陶碗,碗中热粥映亮其脸。他望向江面,仿佛能穿透时光,看见儿子的船归来。
“主厨,”酸菜汤啃着冷馒头,“明日可赴江心岛?闻岛上废弃气象站,有孤雁栖居。”
“赴,”巴刀鱼望向江心雾霭,“孤雁亦需暖巢。”
---
夜半,三人宿于灯塔底层。铁皮炉余火未熄,火星在灰烬中明灭。娃娃鱼以井水在石壁绘星图,星火轨迹与塔顶灯光共鸣,竟使石壁泛起淡淡金芒。
“星轨昭明,”她轻声道,“此处生气,已破霜封。”
巴刀鱼立于窗前,见江面渔火点点,与灯塔灯光交织成网。他忆起亡父遗训:“灶火之价,不在辉耀,而在燃点之心。”
“主厨,”酸菜汤卧于破棉絮上,“你说江心岛的孤雁,可会怕火?”
“雁怕寒,”巴刀鱼言罢,将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