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铁皮灶的火光已引得更多拾荒者聚集。有人带来捡来的土豆,有人献出珍藏的咸菜,铁罐中的粥愈发浓稠。娃娃鱼以井水在厂房地面绘出巨大星图,星火轨迹与灶火共鸣,竟使地面泛起淡淡金芒。
“星轨昭明,”她轻声道,“此处生气,已破铁锈。”
巴刀鱼立于灶前,见拾荒者们分食热粥,脸上沟壑被火光填平。他忆起亡父遗训:“灶火之价,不在辉耀,而在燃点之心。”
“主厨,”酸菜汤抹去嘴角粥渍,“明日可赴城南码头?闻渔夫们终年漂泊,难得灶火温暖。”
“赴,”巴刀鱼言简意赅,“凡无火处,即吾辈所向。”
---
子夜,三人宿于厂房角落。铁皮灶余火未熄,火星在灰烬中明灭。娃娃鱼以井水净手,续绘星图。图中所见,城市星火已连缀成网,唯城南码头方位尚存暗斑,如黑布未揭。
“星轨待续,”她轻语,“明日需渡江。”
巴刀鱼自围裙暗袋取出新焦炭,火星在掌心跳动。“渡,”他说,“水阻不住火。”
酸菜汤卧于破棉絮上,脚翘灶台:“主厨,你说江上渔火,可比得过灶火?”
“渔火照浪,”巴刀鱼望向窗外江面,“灶火暖心。二者皆需人点。”
---
五更时,江风裹挟湿气涌入厂房。三人踏着露水至码头,木板栈道在足下吱呀作响。渔夫们正整理渔网,见三人至,皆投来疑惑目光。
“巴师傅?”一渔夫认出酸菜汤,“你们来收渔获?”
“来点灶火,”酸菜汤拍了拍肩上铁铲。
渔夫们面面相觑。为首老者拄船桨上前,脸上皱纹如江涛刻痕:“灶火?我等终年漂泊,何来灶火?”
娃娃鱼蹲身,以井水在栈道绘符。符成,淡金微光泛起,映亮江面粼粼波光。“江上有浪,”她道,“灶火可镇浪。”
巴刀鱼自围裙取出焦炭,投入渔夫们取暖的铁桶。火星跃起,溅落江水,竟未熄灭,反在水面拖出长长火痕。“此火防水,”他说,“只要心不湿。”
老渔夫凝视水面火痕,忽而大笑:“好!老汉我撑船四十年,今日方知火可浮水!”言罢,竟从船舱取出铁锅,架于铁桶之上,“煮江鱼!”
---
渔夫们围聚铁桶灶旁,江鱼在锅中翻滚,香气混杂江风扑面。娃娃鱼以井水调和鱼汤,酸菜汤分食冷馒头,巴刀鱼则用船桨翻动焦炭。火光跃动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