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有了明显进步,尤其是几道之前棘手的乙班难度综合题,他这次完全做对了。
英语和理化也有小幅提升。
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小里程碑。
放学后,他没有立刻投入学习,而是做了一个决定。
他走到小卖部,用省下的零花钱,买了四支北平老字号“信远斋”的冰糖葫芦。
红彤彤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壳,在夕阳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他找到谢安平、常少莲和马铃舒,将糖葫芦递给他们:
“阶段性胜利,小小庆祝一下。”
三人都愣住了。常少莲接过糖葫芦,脸微微泛红:“怀安兄,这……”
“劳逸结合嘛。”
林怀安笑着咬了一口自己那支,酸甜的味道在口中化开,带来一种简单而真实的愉悦感。
“一直绷着不行,该努力时拼命,该放松时也要痛快。这叫‘自我奖励’。”
谢安平也笑了:
“怀安兄近日,颇通‘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之妙啊。”
马铃舒早已吃得眉眼弯弯:
“真甜!谢谢怀安哥!”
四人坐在操场边的石阶上,吃着糖葫芦,看着夕阳缓缓沉入西山。
没有讨论功课,只是随意聊着天。
这短暂的二十分钟,像苦行路上的一个小小的驿站,让疲惫的心灵得到了温暖的慰藉和能量的补充。
这种积极的自我奖励机制,对于维持长期艰苦学习的动力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周末两天,林怀安开始严格执行新的、更人性化的作息表:
保证每晚睡足六小时。
学习每50分钟,强制休息10分钟,远眺或轻微活动。
下午抽半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如单杠、跑步)。
减少深夜烛光苦熬,提高白天效率。
起初,他有些不适应,总觉得“浪费”了时间。
但很快,他发现学习时的专注度更高,记忆力更好,解题思路也更清晰。
虽然学习的总时长减少了,但单位时间的产出反而提高了。
六月十八日,周日夜晚。
林怀安合上书本,感觉身心是连日来少有的轻松与充实。
身体的疲惫感大大缓解,眼神恢复了清澈与锐利。
他推开窗,夜风清凉。
《塘沽协定》的阴霾仍在,考军校的目标依旧遥远而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