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鲜红大印的公文纸,纸张摩擦的声音细微却尖锐。
他逐字逐句地宣读,语速缓慢,确保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进学生的耳膜:
“接北平市社会局、教育局紧急转奉上峰令谕:为贯彻 ‘睦邻友好’之基本国策,维护华北地方眼下之和平稳定大局,避免无谓之纠纷,即日起,全校师生,务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他抬起头,目光更加锐利,开始逐条宣读,每一条都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
“第一条:严禁任何形式的公开讨论长城战事及相关军事问题!违者,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台下不少学生身体猛地一震,仿佛被无形的鞭子抽中。林怀安的手指猛然收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留下弯月形的白痕。“睦邻”?那些在冷口、喜峰口血洒长城的将士,他们的血,就白流了吗?一股混杂着屈辱和愤怒的热流冲上他的头顶。)
“第二条:严禁传播、张贴、散发任何带有‘抗日’、‘反日’色彩之标语、传单、出版物!现有的一律清除!片纸不留!”
“第三条:严禁举行任何可能 ‘刺激友邦’、引发误会之集会、演讲等群体活动!”
“第四条:全体学生之要务在于专心学业,莫谈国事,莫问外务!违令者,一经查实,立即开除学籍,绝不姑息!”
死寂。
绝对的死寂。
连窗外的蝉鸣似乎都被这冰冷的命令冻住了。
教室里只剩下压抑的、粗重的呼吸声。
学生们面面相觑,震惊、不解、屈辱、愤怒……种种情绪在无声的目光中激烈碰撞、燃烧,却都被那“开除学籍”的最终警告死死地压在喉咙里。
林怀安感到耳中嗡嗡作响,血液奔流的声音清晰可闻。
“睦邻”这两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狠狠地烫在他的心尖上,带来一阵尖锐的灼痛。
孙主任放下公文,语气似乎稍缓,却更显沉重,带着一种近乎无奈的、令人作呕的“解释”:
“诸位同学,须知……此乃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之必须!汝辈年少,或有不平之气,然……当此非常之时,读书方是救国正途!徒逞口舌之快,非但无益,反会为国家招致祸端!望尔……深刻领会,好自为之!”
他的目光复杂地扫过全场,在那份执行命令的坚决之下,隐约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或许是羞愧?
国文教师王先生一直沉默地站在教室角落的阴影里,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紧抿的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