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许兰芝就被叫去了厂长办公室,一同被叫过去还有王保立和付文忠。
周炳生端起茶杯轻轻的嘬了一口:“开门见山,今天找你们来的原因想必几位都知道了。”
王保立是三人中最活跃的,平时也是话最多的,三人相互对视一眼,依旧由王保立做代表发言。
“这件事儿,昨天晚上我们仨碰了个头。”
“这事儿大方针,关乎厂子的发展方向,我们仨还年轻,确实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
周炳生道:“谦虚了同志们,咱们厂子虽然人多,人才也多,但是去上海见过大世面的人可没几个。”
“再说了,世界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
“当然,也别有心理负担,你们给了意见,组织上也需要开会讨论再做决定。”
王保立若有所思,然后慢条斯理的说:“真要给意见,我也只能从纺织材料上给一些建议。”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市面上的布料种类多,我们厂子主要以棉花为原材料,也许可以试试新材料!”
周炳生看向付文忠:“小付同志呢?”
付文忠平时不太说话,很多事情反应都慢半拍,但是一提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整个人就跟开了挂一样。
“其实老王的想法是很好的,只是厂子的纺织机可能跟不上,如果要投入研发新材料,硬件设备也必须得跟上才行。”
许兰芝知道再过两年各地会从国外引进自动机绣机,自己所在的厂子也会引进,如果能在现在做好前期铺垫,到时候定然会事半功倍。
许兰芝试探性问道:“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向?”
几双眼睛都盯着许兰芝,等待着下文。
“我们每年的指标只有那么多,即便是产量能上去,原料也跟不上,与其开辟新的生产线不如在别的想办法。”
“也许我们可以考虑刺绣的方向。”
周炳生皱眉,刺绣他不是没有想过,但是费时费力,虽然现在都用机绣,但是想要大量生产还是有些困难:“仔细说说你的想法。”
许兰芝接着道:“我在上海主要学的成衣设计。”
“从这两年观察,衣服的款式和花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后肯定款式会越来越多,花样也会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能把机绣先做好,后面肯定能抓住先机。”
“再者,前两年厂子里组建了设计组,正好可以为机绣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