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吗?"
"没有什么比和你一起做想做的事,更好的选择。"
陈阳打断她,声音坚定得像磐石。
"我已经申请了西部计划的配套志愿者项目,方向就是草原生态修复。我们一起先把生态学校建起来——我们在学校旁边建个小实验室,虽然设备可能简陋,但足够教孩子们用显微镜看土壤样本;我们可以一起跑野外,虽然可能要骑很久的骆驼,但能采集到最珍贵的植物标本......"
他说着,从背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笔记,翻开全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和手绘示意图:"你看,这是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设计的生态教室方案,利用太阳能和风力发电,虽然比不上华科院的实验室,但足够基础教学用了。还有这个,"。
他又翻出一叠图纸,"是我设计的简易显微镜,用手机镜头改造的,成本只要几十块钱,但足够孩子们观察细胞结构了......"
拾穗儿的眼泪流得更凶了。
她看到笔记本上那些细致入微的规划,从教室的采光设计到实验器材的简易制作,从课程安排到野外考察路线,甚至细心地标注了哪里可以找到干净的饮用水,哪个季节最适合带孩子们出去认植物。
他连这些都想好了,这个从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男孩,为了她,把戈壁的每一个细节都装进了心里。
"可是回戈壁真的很苦,"拾穗儿吸着鼻子,眼泪止不住地流。
"那里冬天有白毛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夏天有沙尘暴,沙子会钻进每一个缝隙;我们可能要住漏风的蒙古包,喝口水都要去很远的地方打,洗澡更是奢侈......你习惯了江南的温润,怎么受得了这些?"
"我不怕。"
陈阳伸手,轻轻握住她冰凉的手指,他的掌心温暖而干燥,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你记得去年在内蒙古野外考察吗?我们遇到沙尘暴,躲在蒙古包里吃炒米,你还笑着说比学校的食堂好吃;做植被调研时,我们在草原上走了整整一天,你的脚都磨出水泡了,还把自己的水分给了当地的孩子......"
他的拇指轻轻摩挲她的手背,像在触碰珍贵的标本。
"拾穗儿,和你在一起,再苦的日子都像喝了蜜。江南的温润很好,但戈壁的辽阔更让我心动。我想和你一起看呼伦贝尔的星空,一起听马头琴的悠扬,一起教孩子们认识这片美丽的土地。"
他从背包里又取出一个相机,翻开里面的照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