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国不可一日无君!若陛下有失,国本动摇,各地藩王、野心之辈必生异心,届时内忧外患,才是真正的亡国之祸!”
户部尚书也站出来,面色愁苦:“李相,诸位将军,下官理解诸位忠勇。但......但国库空虚啊!元景先帝末年,与民休息,削减军费。建文帝登基后,为筹备北伐,已几乎耗尽历年积蓄。此次十万大军覆没,不仅损失了最精锐的部队,更意味着未来数年甚至十余年的赋税都将用于抚恤和重建!我们......我们哪还有钱粮支撑一场新的、胜负难料的大战?”
他摊开手,无奈道:“就算不论钱粮,军心呢?十万袍泽惨死葬龙谷,如今军中士气低落,人人畏战!此时再强行开战,无异于驱羊入虎口!若能暂时割地,换回陛下,赢得喘息之机,整饬武备,安抚民心,待国力恢复,再图后计,方为上策啊!”
“至于函谷关......”一位文官低声补充,虽然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心中一沉,“虽是险关,但若陛下不归,内部生乱,再险的关隘,也守不住人心啊......”
主和派的言论,虽然听起来有些软弱,却句句戳在现实的痛处——国库、军心、内部稳定。这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主战派激昂的火焰上,让争吵变得更加复杂和胶着。
两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金銮殿上吵得面红耳赤,几乎要动起手来。支持换回皇帝的被骂为“懦夫”、“卖国贼”;主张死战到底的则被斥为“不顾君父死活”、“要将国家拖入万劫不复”。
整个朝廷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和混乱之中。
燕京城内,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有传言说北越大军已经押着建文帝朝着边境进发,随时可能兵临城下;也有传言说某些藩王已经暗中调兵,意图不轨。
是忍辱负重,用关系到国家命脉的十三座城池去换回一个被俘的、可能威信扫地的皇帝?
还是毅然拒绝,冒着皇帝被杀、内部崩溃的风险,赌上国运与敌人血战到底?
这个艰难无比的选择,沉重地压在了每一个兴国决策者的心头。
........
与此同时,另一边。
龙虎山巅,天师府院内。
穷奇带来的消息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一片更深沉的寂静。夕阳已完全沉入西山,天边只余一抹暗红的霞光,如同凝固的血痕。
晚风渐凉,吹动竹叶,发出沙沙的声响,更添几分萧索。
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