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转化为主动的思维、体现自觉的实践,达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发展。”姜局长掷地有声地说完话,关上车门,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构成***枪的手势有力地对秋实他们交代,“你们记住八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无限地反复循环上升。”
秋实觉得姜局长确实有雄辩的口才,其领导才干真令人敬佩,难怪有人称呼他为国税局的“雄辩大师”“诡辩王”。
姜局长此行既肯定了局里税收宣传、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也明确了物质文化比如办职工食堂的具体要求,还随便了解了自己和严敏的情况,工作真是高效啊。
秋实也学着姜德仁局长比划出一个手势,却把中指也不自觉地伸出来了,成了一个表示七的手意,这令秋实感觉自己有点东施效颦一般的闹出一个蹩脚的笑谈来。
从县里调研回到灵山,严敏约姜德仁晚上去球馆打羽毛球。一场激烈的对抗赛后,他告诉严敏,自己前些日子刚从东北学习考察回来,象发现新大陆一样讲道,这世界上还真有一个人的税务所,在黑龙江漠河县北极乡呢。她接话,又开了眼界。
他又继续概述调研工作发现的问题,有一些商贸公司“变帽子”戏法,利用虚假注册信息,购进水泥、木材,却销售钢材,收取票面金额的7-8%所谓的“开票费”,大肆虚开,一夜暴富,真是奇闻。叹息道,世界之大,超乎你我的想象。
姜德仁不无感叹地说,有一句西方谚语,人的一生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要加大税收的宣传力度,找到纳税人的精神支点。还说佛陀释迦牟尼告诫弟子要“不漏国税”,实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的教导,我们的税收法定原则还可以在佛教中找到渊源。
又分析道,中国历代税赋改革的基本脉络是以人丁为主要征税对象,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征税对象过渡的。由于统治阶级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税赋制度被百姓所痛恨。不过曹操发布的“收田租令”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具有鲜明的税赋均平思想,这使得地主豪强与平民百姓均要依法纳税,巩固了经济基础,使其在三国鼎力时期处于江湖老大的地位。当然,秦朝的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促使其十多年就寿终正寝了。还有那个李自成“不纳粮”在起义初期得到百姓的拥戴,砸碎了一个腐朽王朝,而建立政权后还沿用之,没有财力物力怎么能支撑一个政权的运转?结果在北京只做了42天的大顺皇帝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