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局长刚才说这话意思是要交流干部任职岗位,如果轮换到市局当科长,那就惨了,因为科长要干具体事务,还不如在县局动动脑子和嘴皮子轻松一些,虽然新形势下各种执法、廉政风险叠加,但他凭多年在基层的经验,自信还是能对付得了的,有些方面还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或者是姜局长有要他交流到外县任局长的考虑,去新的县,这人生地不熟的,开展工作担忧不会太顺利。
秋实细细斟酌后,便以求情地口气,“姜局长,我想干到满十年的局长,再离开清溪。”
“哦?我刚才可没有说要挪动你这个局长的位置啊。”姜局长露出一丝微笑,指着墙上的书法饶有兴趣地发问,“是谁写的,还真有点大家风范呢。不过,这个德字,少了一横,这在一般人看来显然以为是个错别字。”
“是呀,我也觉得是个错字。”秋实看着墙上这幅字迹介绍,“这是我们清溪县任副县长的墨宝呢。”
“德字,少一横。我在书法作品里也经常看到,不过我以为还是规范一些好。”姜局长说,“你是否知道,书法里德字少一笔,那可是有典故有出处的。“
秋实谦卑地为姜局长点上一支烟,请领导赐教,“我还真不知道其出处呢?“
姜局长信手拈来,“明朝时期的大明宣德年制的铜香炉和官瓷底款中的德字,基本都是少一横的,民间误为错字。实际上是当时宣德年间皇宫里的一场大火引发的。当时皇宫里出现火灾,宣德帝召道家占卜,法师用奇门遁甲宣示:大明宫,居南方,属火德。宣字九划,德字十五划,阳气太盛,需要滋阴,因此把德字简少一横为十四划。”
“哦,原来是这样。”秋实恍然大悟,“姜局长真是博学多才,佩服,佩服!”
姜局长摆手道,“我的名字叫德仁,所以对这个德字曾略有探究。”
秋实回味局长说的话,心里念叨着,“德仁,德仁,得人心者得天下啊。”
姜局长阐明,不过也有人说,本来“德”就有两种写法,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一横。比如,清朝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中的“德”字就没有一横;又比如清代画家郑板桥本人书写的“德”字,有的带一横,有的又不带一横。而比明朝先的北宋真宗年间铸造的“景德通宝”的“德”字也没有横。如此看来,这个德字真有点意思了。我再给你讲一个老字号全聚德的故事吧。全聚德的德字是少了一横的写法。这是为什么呢?据说,当年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把钱子龙请来,两人对饮开怀,杨全仁得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