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缝隙。
动作完成,王德顺便若无其事地离开。
“目标已投放!重复,目标已投放!”现场指挥低声报告。
钱思明依旧看着报纸,但身体微微调整了角度,视线余光似乎扫过了柜台方向。几分钟后,他起身结账,走向柜台,借着付钱的机会,手指同样在柜台边缘快速一抹,那个微小纸卷已然落入他手中。
“人赃并获!”指挥中心里有人低呼。
“不要急!”负责人按住冲动,“看他下一步去哪里,和谁接触!这纸卷里的内容,或许能指向‘烛阴’!”
钱思明拿到纸卷后,没有停留,迅速离开茶馆,消失在蒙蒙细雨中。跟踪小组如同幽灵般紧随其后。他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单位,而是七拐八绕,最终走进了一个早已废弃的、堆满杂物的公共电话亭。
他在电话亭里待了不到一分钟。出来时,手中的纸卷已经不见。
“搜查电话亭!快!”命令下达。
技术小组迅速进入电话亭,在投币口下方一个极其隐蔽的缝隙里,找到了被揉成一团的纸卷。展开后,上面是用密写药水书写的一行简短指令:“风紧,速弃‘仓库’,启用‘三号方案’,静默。”
“仓库”很可能指代钱思明这个信息中转站,“三号方案”是新的联络或撤离方案,“静默”意味着暂时停止一切活动。
“他们要跑!”负责人脸色一变,“‘烛阴’察觉到了危险,在断臂求生!必须立即抓捕钱思明和王德顺,否则线索就全断了!”
“同意抓捕!”谢文渊果断道,“钱思明是关键,他知道‘三号方案’的内容,甚至可能见过‘烛阴’!王德顺也不能放过!”
收网的命令瞬间传达到所有行动小组。
钱思明在返回住所的巷口被埋伏的特工一举擒获,他甚至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与此同时,另一组人员在王德顺家中将其抓获,并搜出了尚未投递出去的、带有特殊标记的信件和密写工具。
突审立即在秘密地点展开。面对确凿的证据和行动组强大的心理攻势,钱思明的心理防线迅速崩溃。他交代了自己被“烛阴”以重金和帮助其海外亲属为条件策反,利用工作之便搜集非核心但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并通过王德顺的邮政渠道和死投点进行传递。他承认“清韵阁”是紧急联络点之一,但坚称从未见过“烛阴”真容,所有指令都通过死投或那次电话亭的密信传递。
关于“三号方案”,他交代是一个紧急联络程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