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永胜的“成功”接触,如同将一枚精心打磨的棋子落在了敌我博弈的棋盘关键处。行动组严密监控着赵永胜周围的一切风吹草动,同时,也等待着敌特给谢文渊的下一个指令。空气中弥漫着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而谢文渊,正处在这风暴暂时平静的中心——台风眼。
按照预定计划,谢文渊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完成了又一次死投,向对方传递了经过精心编造的“进展报告”。报告中,他声称与赵永胜的接触“初步顺利”,赵表现出“对现状的困惑”和“对老领导的信任”,并“收下了心意”,但“态度尚显犹豫,需要进一步工作和更有利的时机”。这份报告既展示了“工作成果”,又为后续的拖延和观察留下了合理空间,符合一个谨慎的“策反者”心态。
投递完成后,便是又一轮煎熬的等待。这一次,对方的反应速度却出乎意料的快。仅仅两天后,新的指令就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传来——在谢文渊订阅的一份无关报纸的中缝,出现了一则看似普通的寻人启事,其中夹杂着密写指令。
破译后的内容简短而急促:“风声紧,速离当前住所。明日午时,城南‘老福记’茶楼二楼雅座‘听雨轩’,有人接应你离境。备好重要物品,勿带累赘。”
“离境!”行动组指挥中心的气氛瞬间绷紧。这意味着对方认为谢文渊已经暴露或即将暴露,决定启动紧急预案,将他转移至台湾!这既是终极考验,也是“磐石行动”能否触及真正核心、甚至抓获大鱼的关键机会!
“不能让他真的离境!”负责人斩钉截铁,“必须在境内解决问题。‘老福记’茶楼……这是个动手的好地方,但也可能是对方设下的又一个陷阱,意在测试是否真有跟踪或抓捕力量。”
经过紧急推演,一个大胆的收网方案迅速形成:在茶楼实施控制性抓捕,目标不仅是来接应谢文渊的人,更要力争顺藤摸瓜,找到指挥这次行动的“眼镜男”及其上线!
行动组倾巢而出,提前一夜对“老福记”茶楼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全方位布控。狙击手占据制高点,便衣特工化装成茶客、伙计、路人,将茶楼围得水泄不通。技术小组屏蔽了该区域的非授权无线电信号,并准备了强光、爆震等突击装备。考虑到对方可能狗急跳墙,伤害谢文渊,还制定了多套应急解救方案。
谢文渊则被告知了完整的行动计划。他需要做的,就是扮演好一个即将“脱离苦海”、既紧张又期待的“投诚者”,准时出现在“听雨轩”,与接应者周旋,为外围行动组创造识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