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报纸……无数双警惕的眼睛,构成了捕捉“毒蛇”最细微信号的天罗地网。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一个在码头区经营旧货铺的老板,向我公安部门报告,近期有几个生面孔频繁在他那里购买一些旧的蓄电池和特定型号的电子管,行为鬼祟。经查,这些电子管的型号与之前截获的敌特电台所需零件高度吻合!
顺藤摸瓜,一个隐藏在码头区错综复杂棚户屋中的秘密联络点被锁定。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谢文渊下令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隐蔽监视,期望能通过这个点,找到与“烛龙”联系的更高层级节点。
然而,“烛龙”的狡猾和老辣再次显现。就在监视网布下后不到四十八小时,那个联络点突然沉寂了,目标人物如同人间蒸发。紧接着,另一个方向传来了坏消息——负责监视另一条可疑线索的两名社会部外围侦察员,在深夜失踪,随后被发现牺牲在一条僻静的弄堂里,身上财物未见损失,明显是遭到了专业人员的清除。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是“烛龙”在向谢文渊,向新生的红色政权“吐信”示威!
办公室里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战友的牺牲让每一个人心中都燃烧着愤怒与悲痛的火焰。谢文渊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他用极大的意志力才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他们这是在警告我们,也在试探我们的反应。”谢文渊的声音低沉而冰冷,“牺牲的同志不会白死。敌人越是疯狂,越说明他们感到了恐惧,感到了末日的临近!”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血色。“‘烛龙’一定就隐藏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或许披着光鲜的外衣,或许伪装成无害的平民。他熟悉这座城市,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网,才能如此精准地规避我们的追踪,甚至实施反清除。”
一个新的想法在谢文渊脑中形成。“烛龙”如此了解我方的行动规律和侦查手段,是否意味着……我们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是否存在极细微的泄密渠道,或者被敌人渗透的缝隙?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他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强调了内部纪律和保密制度的极端重要性,并要求对近期接触过核心行动计划的所有人员进行一次极其谨慎的、非公开的背景再核查。
与此同时,他指示李同志,启用最高级别的联络通道,再次尝试联系“银狐”。他需要知道,“烛龙”究竟是谁?他下一步的真正目标是什么?牺牲的侦察员,是否与身份暴露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