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回复:【调皮。累了就休息下,神经别绷太紧。】
林窈嘴角弯弯:【好哒,爱你哦。】
周砚深:【我也爱你。】
此时,参会人员全部到齐,会议正式开始。
党副市长坐在主位,没有任何寒暄,开门见山,声音清晰有力:
“好,人都齐了,我们开始。今天开个短会,就集中研究一件事:社科院在‘数据要素’政策模拟中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可能对政策效果产生一些影响。
今天把相关部门的同志都请来,就是大家一起会会诊,研判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大,看看我们该怎么办。下面,先请社科院的同志汇报一下情况。”
刘所长沉稳起身,走到投影前。
他在严格控制的15分钟内,将“发现了什么(抑制平台期和潜在挤出效应)、为什么重要(触及政策与企业响应脱节的核心)、意味着什么(原有政策需优化调整)”以及团队初步构想的“缓冲机制+精准滴灌”解决方案,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进行了阐述。
汇报完毕,党副市长微微颔首,目光扫向与会各部门负责人,开始了“集体会诊”环节:
“发改委,你们从全市宏观规划和项目布局角度看,这个问题如果属实,影响面大不大?会不会干扰我们整体的产业升级步伐?”
发改委主任沉吟片刻,开口:“从全局看,这个发现提醒很及时。它可能不会立刻颠覆大盘,但若放任不管,确实会拖慢我们结构优化和新动能培育的效率,尤其是在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方面,需要高度重视。”
“经信委,”党副市长转向下一个,“你们跟企业联系最紧密,一线感知最灵敏。以你们的经验看,企业在面对新政策时,真会遇到这种‘消化不了’的情况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经信委负责人立刻接话:“副市长,这个问题非常现实!我们下去调研,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领域的,普遍反映‘政策看得懂,但操作起来无从下手’,内部调整确实需要时间和成本。
社科院这个‘消化周期’的提法,很接地气!企业反应嘛,可能就是‘望政策兴叹’,或者简单套用,效果打折扣。”
“财政局,”党副市长又点名,“从资金绩效和投入产出的角度看,你们有什么意见?如果确实存在资源暂时性错配或浪费的风险,我们该怎么从预算和支出结构上提前规避?”
财政局局长推了推眼镜,语气谨慎:“我们关注资金效益。如果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