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人,还打了很多胜仗。
这话一出,很多人纷纷响应:“对,有镇北将军在,肯定没事的!”
“镇北大将军会把那些蛮族都打跑的!”
蛮族越是活跃,萧承的名声就越来越响亮。
萧诞将一叠密报放到一旁,这些都是他刚看完的,说得无非是京城中的人如今对蛮族一统的消息如何津津乐道,每次街头巷尾酒馆茶舍里提到这个话题,就一定会提起一个人。
他的弟弟,萧承。
......萧承的声势就在这种来回对话中被越捧越高了。
甚至京中都还算好的,只是京城已经近两百年没有过战乱,说起打仗,大家都既觉得陌生,又觉得激动,想起有这么一个人,拿来说一说,安慰自己打不到京城罢了。
但边境就不一样了。
边境屡番被蛮族侵扰,数十年乃至数百年,从前朝至今,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就算是战胜了对方,不出数十年,这帮蛮族还是会卷土重来,一年到头,总有个二三十次小批蛮族来打秋风的事。
萧承过去后,每城都任命了守城将军,令当地人轮流抽丁组成队伍,农闲时每村镇都要训练如何杀敌,他亲自带兵一个个监督过去,每个城镇都按地形写了应对法。
刚去还不见效,过了两三年,北域的边城各个百姓都是兵,就连女人都会两下架势,蛮族虽然还来抢,但百姓不再似予取予求的羔羊一般只知哭喊逃窜,反而各个都会了怎么借助地形击退敌人,十几人如何配合布一个简单的阵,甚至锄头钉耙这种农具如何当兵器使用。
这样全民皆兵的阵势下,蛮族的劫掠成功率自然大大下降,每次侵袭死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来得少了,不是快活不下去了,都不敢再来抢。
甚至萧承的名头一出,就能吓得蛮族退散,而北域的百姓,说起镇北将军无不感恩戴德,将他当神一般对待,甚至当地还有镇北将军的生祠。
萧承手下的兵各个都是精锐,却因为守民的命令,不常出去追击蛮族,经常在城里被动反击,如今听闻这个消息,各个战意滔天,势必要立下战功,都做着升官买地的梦。
萧诞看过这些,对蛮族统一的消息倒是不那么担心了,萧承的镇北军战斗力有目共睹,蛮族就算统一了,也很难敌得过他。
但他对萧承本人,却更担心了。
......以这个描述,萧承手中根本不止明面上的五十万大军,北域两千两百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