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姜念去赵晓兰家给了她一个回复。
确认了她订火车票的时间,才好安排京市那边的人员接送。
赵晓兰得知霍家愿意帮忙,喜上眉梢,再三感谢了姜念一番。
硬塞了一篮子桃子给姜念。
“自己家种的果子,别和嫂子客气。”
姜念没拒收,这是正常人情往来。
她是走路去的,回来的路上看到不少人还在议论找晓兰女儿考上重点大学的事。
这年代大学录取率低,能考上大学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而且一毕业就有工作安排,妥妥铁饭碗。
不过如果女孩子在农村是很少有机会上大学的,家里一般不培养。
这年代还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上学要交学费,住校也要住宿费,还要自带粮食去学校。
多子女的,一般只供儿子上学。
姜念越发坚定要考大学,而且,要考个重点大学。
读个军校?
当军医也不错。
这样,以后十几年都能平平安安的工作。
而且,一身军装,英姿飒爽。
忽然就听到一道骂声:“你同学都考上大学了,你怎么考不上?当初闹着要上学,费钱费力培养你,考的分数丢人现眼......”
“娘,给我复读一年,我一定好好学习。”一个女孩恳求道。
“想的美,我以后只培养你弟弟,老了才有指望,你这要嫁人的,以后有了工作,也顾不上我......”
“娘,再让我读一年,我肯定能考上,我有了好工作,一定孝顺你。”
“我可不敢指望你,养你弟弟妹妹还费不少钱呢,明天就给我去肥皂厂上班......”
姜念瞄了一眼,骂骂咧咧的妇女是跛脚的赵家丽。
听说她生了四个女儿。
同一个大院的,当父母的见别人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自己家的没有考上,两下一对比,肯定难受。
学渣就怕隔壁家有学霸。
永远成为别人的对照组。
上学对照成绩,工作对照收入,结婚对照另一半。
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撵上去。
姜念绕路走,却被身后跑出来的姑娘撞了一下。
“对不起!”
赵家丽的大女儿邹春梅忙道歉。
姜念看她往外跑,提醒道:“天黑了,还是别离家出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