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让我们的飞机真正的飞上天空,还是需要用大功率的,V型或是星型发动机。
而现在你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直列式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经验。
那么对于第二步进入V型发动机的研发,这对你们就会更加容易一些。
至于星型风冷发动机,对我们现在来说,不管是从研发上来讲,还是从制造难度上来讲,都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
那会浪费我们太多的时间。
所以下一步我想你们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对V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上去。
虽然我们现在的五百吨锻压机,只能满足小功率航空发动机曲轴的锻压要求。
但是我们的那个一千吨的自由锻锻压机也快要成功了。
我想最多再有三个月,这台一千吨的锻压机,就能给你们锻造出来,满足中等功率以上的,航空发动机的曲轴了。
而未来,我们还将会有五千吨、一万吨的锻压机和水压机。
到那时,你们想要什么样的曲轴我们都可以给你们锻造出来。
但是你们得至少要有这个需求才行。
别到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更好、更大的锻压机,你们却没有研发出来更新型的航空发动机,和更好的飞机。
那我们该怎么给你们生产什么呢?
所以,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只是刚刚起步,可是连一点真正的成绩都还没有拿出来呢。
我们还需要更加的努力啊。”
陈常在的这一段话,让所有飞机研发小组的同学们,只能低着头,连话都说不出来。
他们这大半年来,已经是非常努力了。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上面的进度却并不是那么快。
至少与地面设备和武器装备发展方面相比较,进度是非常慢的。
这里面既有材料的原因,也有技术难度的原因。
更主要的就是他们的底子太薄。
在整个航空研发小组中,学历最高、最专业的,也就是属于苏志宏了。
其他的那些人,他们的起点确实是太低了。
这些人中哪怕是有从外地投奔到陕北的,读过高中大学的学生。
但是他们所学的专业也不是航空专业。
他们之所以能够进入到飞机研发小组,一个是因为他们都对飞机感兴趣。
再一个也是陈常在认为他们对飞机这个东西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