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现在的花花公子集团就是由她掌管。
“请说,做生意吗,就是要讨价还价,商讨出一个双方满意的结果”。
“我要米高梅5%的股权”。
“这不可能”恩斯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恩斯特给对方的条件就是用米高梅2%的股权加五千万美元现金收购花花公子集团60%的股份。
当初恩斯特高价拿下米高梅其实是溢价的,米高梅真正的价值差不多就是科克里安给意大利财团的报价,总市值在32亿美元左右。
不过近段时间米高梅好消息不断,估价35亿美元也不是不可。
恩斯特就是以米高梅作价35亿美元,2%的股权价值七千万美元,加上五千万美元的现金,换取休·海夫纳手里60%的花花公子集团的股份。
不管是米高梅,还是对花花公子集团,这个估值都非常的公道。
从对方没有反驳花花公子集团市值这点,也能看得出来。
可恩斯特没有想到对方的胃口太大,休·海夫纳自己手里花花公子集团的股份不过70%多,居然想要加钱多要米高梅的股份。
“我认为我的要求很合理,好莱坞巨头有很多,可《花花公子》只有一个”。
“入主了花花公子集团,对你的事业帮助巨大。所有人都知道18到35岁这个年龄段是所有行业都会争取的消费群体,而拥有了花花公子集团,你就是美利坚年轻人的主宰”。
这点恩斯特不否认,还真不是休·海夫纳吹牛。
在美利坚,《花花公子》代表的可不是地摊,而是文艺。
《花花公子》杂志最巅峰的时候,每两个美利坚大学生,就有一人订购了这本杂志。
裸露的兔女郎只是调味剂,有太多的大文豪给它写过文章,无数的大亨名流以能登上《花花公子》而骄傲。
后来的川普就是其中的一位,这本杂志已经成为了美利坚文化的一种符号。
它告诉你怎么生活,如何享受生活。
“你说的没错,如果是巅峰期的《花花公子》,我会毫不犹豫的同意,但现在嘛...”。
恩斯特没有把话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1971年,《花花公子》的发行量达到巅峰,每期超过800万册。
可之后就是连年下坡路,1981年的520册,1991年460万册,再到现在的年平均440万册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