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摇一摇头,并不与他争辩,“天下事,哪有那么多非对即错。”
远的不说,就拿入武氏族学举例。
当今陛下登基、改元天授以前,朝堂有近八成的官吏出自关陇、山东等传统士族高门。
官吏的选拔,依循九品中正遗风,多论门第高低,士族优先。寒族子弟想要上位,几乎难于登天。
如陶氏这般因一时不顺,受到打压的昔日清流望族,放在以前,只要假以时日,总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但自当今陛下临朝称制,尤其天授元年正式革唐命、登基称帝以来,为打破被传统门阀士族垄断的朝堂,不惜任用酷吏,大兴诏狱来打击旧有士族,以大力扶持寒族及拥武新贵上位。
陶氏作为前朝旧族,想要东山再起,按照旧日所谓“正确”的门第晋升途径,可以说是再无可能。
可若能入武氏族学,得权势熏天的武氏宗亲作保,那无疑就是搭了直通朝堂的登天梯。
此法虽令清流不齿,在如今的大势下,趋之若鹜者又何止一个陶氏!
陶令仪觑了眼萧直方,又觑了眼杨玄略,没有搭话。
她也被陶衡的吐血给震慑住了。
她说的话是有些戳心窝子,但应该也没有这么戳吧?
瞄一眼地上的血迹,陶令仪不免暗暗后悔,早知道他那么不经戳,她就收敛一点了。
但如果再给她一次机会,她……大概还是要这样咄咄逼人。
没办法呀,她不咄咄逼人,他就不肯说实话。
“走吧,”不想了,陶令仪收敛思绪,当先出了书房,“去看看她们搜得怎么样了。”
“陶小姐要不先去看一下陶府君,”杨玄略建议,“书信就交给我们两个去看好了。”
“不用。”陶令仪拒绝,她不是个会说软话的人,就算去看他,也免不了一言不合,就刺他几句。
他都吐血了,要是再刺几句,他嘎了怎么办?
从陶砚秋敢偷书信,就可窥见陶氏并不如表面的那么和谐。
陶崇偃,就是小姑娘的那个祖父,看她本就不爽。陶衡要是嘎了,他还不把账全算在她的身上?
她虽自信一个人也能闯出一片天,但能轻松过日子,谁愿意吃苦呢?
杨玄略还要再劝,陶令仪直接打断他:“不必再说。”
回到陶杜氏和苏见薇的院子,周蒲英立刻迎上来,将搜出来的三封书信交给她,“只在苏小姐的屋内搜出来这几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