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何塞打探的消息,西、荷、英等国不仅在中南半岛贸易频繁,与日本也有贸易往来,尤其是荷兰人,早在1602年,就在平户建立了商馆。
荷兰和西、葡两国,那可是历史上的老冤家了,远不是只有贸易纠纷这么简单。
林浅敏锐的嗅到了透着血腥味的商机,一个连环套计策在心中成型。
随即将手下全部百慕大帆鹰船散布出去侦查,侦查范围包括东番海峡、巴士海峡以及东海沿岸,果然发现了欧洲船只的踪迹。
所以便命吕周给东番岛运粮的同时,将长风号调回南澳。
即便是欧洲商船,也都配备前装滑膛炮,必须慎重对待。
林浅命令郑芝龙、白清各自领长风号、云帆号在欧洲商船的必经之路上等待。
而他正在做的,就是推演欧洲商船的必经之路。
航海日志在林浅面前摊开,其上绘制了一副东亚的海陆地图。
地图北至辽东、李朝、日本九州,南至吕宋岛以北的巴士海峡。
地图上,虚线代表风向,从大陆吹来,在东南海面渐渐拐弯,从东番海峡中穿过。
现在是九月份,大明中原、华北等地正盛行西北风,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在东番海峡上渐渐转为东北风,正是从平户返回南洋,最合适的风向。
地图上,实线代表洋流,东番海峡中两股洋流交汇,其中偏东番岛的洋流自南向北流,而靠岸的则是自北向南的中国沿岸流。
这两道洋流交汇之处,就是之前海上垂钓时,大丙带林浅看的那个渔场。
而欧洲船队从日本向南洋行驶,想要顺风顺水,必然要搭乘中国沿岸流。
那么这条必经之路,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就是南澳岛海域。
欧洲船队一般离岸较远,所以始终没被南澳岛的瞭望塔发现过。
林浅设计的鹰船投入使用后,就已偶尔接到渔民出外海捕鱼,见到欧洲船只的汇报。
做完推演,林浅放下竹笔,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
想必这时候,郑芝龙、白清已经撒网中鱼了吧。
也就是圣安娜号在干船坞中改造,否则这种事情林浅肯定是不会错过的。
算了,就当是给年轻人一个锻炼机会吧。
……
此刻,南澳岛东南五十海里外。
长风号、云帆号,像两条饥渴的鲨鱼,在海上不断往返巡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