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对于灾害损失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六哥儿,你这就有点属于何不食肉糜了!”
“嗯?”
宋煊哼笑一声:
“汴河里有淤泥,同样也有许多沙子,欧阳修他虽然落榜了,但是我听说家里贫困的时候,他母亲画沙教授他识字。”
“如今应用到这里来,那也是完全可以复制的。”
“画沙!”
赵祯当真是被富贵的生活给迷了眼,想象不到贫苦人家要怎么识字。
当然这种信息垄断是双向的,百姓对于皇帝的日常生活畅想,那也是天天吃肉饼,想吃什么吃什么。
具体的菜式,他们没吃过,只能用什么来代替。
宋煊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拿着木质喇叭,对着下面的百姓进行传达官府的惠民政策。
现在粮食紧张,所以吃的粥只有这么多。
但是若是跟着他宋煊去修缮汴河以及周遭河道,那便会有干饭以及荤腥吃,还能有工钱。
男女都可以进行报名。
由老人和孩子在这里吃赈灾粮,家里的壮劳力来挣吃饱肚子和工钱。
“官府也会请郎中,给患病的幼童老人看病抓药,若是青壮也病了,可以一并看了。”
宋煊说完之后,便是嗡嗡嗡的议论声。
大多数人都是愿意的。
因为宋煊的这一整套政策下来,对于流民扑面而来啊的感受是:
朝廷要我活命,还能让我挣钱的震撼感!
灾民们背井离乡到了东京城,其实大多都知道厢军制度的。
来了这里只能喝稀粥苟活。
可是这位宋知县说接下来跟着他去修河,大家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有工钱。
上哪找这种好差事去?
“大官人,是真的吗?”
人群当中有人壮着胆子喊道。
“当然是真的,我宋十二乃是天圣五年官家钦点的状元郎,说话一口吐沫一个钉。”
赵祯很想说应该是一诺千金,但是他看向下面的流民,应该许多人都听不懂。
自己又是何不食肉糜了。
十二哥在民间许久,定然比朕知道该怎么同百姓们去打交道。
“诸位,有什么冤屈直接去敲我开封县冤鼓就成,我给你解决。”
“东京城谁不知道俺立地太岁的威名?”
“状元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