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钱小能手李士衡,如何能没有把家传绝学传给他啊?”
宋煊觉得李君佑说的挺好的,尤其是跟僧人收钱,这一点是自己都没有想起来的。
“尤其是许多人在礼佛上是极为出手大方的。”
“我在家乡的时候,听说隔壁县有人贡献二百万造大殿,一百五十万造僧堂,三十万造方丈室,五十万造浴室,四十万置办菩萨像、弥勒像等等。”
“如此一来,他们的香火越发鼎盛,钱多到拿出去放高利贷。”
“我觉得我们要对高利贷业务进行收税。”
听着宋煊的话,赵祯眼睛一瞪,对高利贷进行收税?
“这能行吗?”
“要么降低利率,要么就接受收税。”
宋煊指了指大相国寺的方向:
“他们每月收到的利息钱,就高的离谱,朝廷收他们点税又怎么了?”
“反正朝廷是无法禁止高利贷这种事,不如推波助澜。”
“到时候出现大批坏账赖账,兴许这股子风气就会减缓许多。”
“大相国寺向百姓收取保护费,朝廷如何不能跟他们收取保护费?”
“难道他们也想要大宋效仿三武一宗灭佛之事吗?”
赵祯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
对于灭佛这种事,他从来没有想过。
但是寺庙繁荣的事,赵祯是知道的。
许多寺庙都是挂上皇家的名义来生存的,宋代皇帝出生地都会成为寺庙,希望神明能够保佑自己。
赵祯那也是有自己的寺庙的。
刘娥的寺庙则是在长芦崇福院,据说是帮助过刘娥的高僧,冠绝江淮,就算是目前的大相国寺也比不过那里,直到刘娥死了。
不仅是皇帝这样,许多权贵阶层也是如此。
石守信等一大批武将,后宫的嫔妃,都喜欢营造寺庙,还喜欢给寺庙花钱。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寺庙越多越豪华,北宋其余经济不发达等地寺庙稀少。
“十二哥说的有道理,此事我想一想,不过若是先让他们田产交税,想必更加容易接受。”
赵祯觉得寺庙占据的田地不少,动不动就有人赏赐,不光是皇室。
其余官僚以及商人多是不光花钱,还会赠田。
这些田地还是上等的良田,在赵祯看来收税实属正常。
“你确定?”
宋煊咳嗽了一声:“据我了解大娘娘是喜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