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哥,你用了这些犯人,最后要怎么处理他们?”
“看吧。”宋煊也没有想好呢:
“有苗子的就扔进禁军,将来兴许能够建功立业,想要赚钱的呢,今后汴河清淤,以及修缮黄河,总归都是大工程,到时候再用他们继续干活。”
“你就不担心他们逃跑?”
“我倒是希望有人能够逃跑,正巧给我杀鸡儆猴,顺便把那一壶雪花酒赏出去,让他们看看我这个宋大官人说话算不算话。”
赵祯觉得自己与宋煊交谈,可以学到许多处理“臣子”的小技巧。
这可是比那些陪读以及侍讲们的讲课要更加通俗易懂。
他们不会说这些,只会说儒家经典之类的,要向先贤学习。
可十二哥却说世上哪有那么多圣人?
他们全都是经过包装的。
圣人的言行,也是被他的徒子徒孙给按需改了解释。
圣人原本的意思,并不是这样。
这便让赵祯对圣贤之言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再加上宋煊说他们那些人教你学习圣贤之言,做圣贤之事,可这些人全都做不到,反倒要求你一个将来日理万机的皇帝做到,简直是天方夜谭。
你不要被他们规训的过于软弱。
若是需要重新解释圣人之言,等我成气候了,帮你注释六经。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从来没有人与赵祯讲过。
可是赵祯听了,也仔细思考过。
他确认宋煊说的是对的。
强如大儒孙奭以及刘筠都有着各自的缺点,也当不得圣人。
凭什么要朕来当圣人?
想都不可能。
一旦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做了点出格的事,这帮臣子便会以此来“规训”自己。
赵祯可谓是有着切身体会。
圣人之言,成了他们帮助大娘娘限制朕的手段。
“倒是好主意。”赵祯赞叹了一句:
“十二哥处理事当真是得心应手啊。”
“行了,不必总是吹捧我。”
宋煊伸出一根手指笑道:
“六哥儿,我这个叫实践出真知。”
“等你将来亲政后,自己多处理一些事情,便能自己悟出来许多道理,可比观察我的法子更要牢固。”
“实践出真知?”
赵祯品味着这句话。
陶宏回来之后,按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